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提案大王呼吁借鉴法国经验 推行农业从业准入制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16日11:42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杭州1月16日电 (记者 汪恩民 张茵) 今天,被称为“提案大王”的法属圭亚那浙沪同乡会会长郭胜华告诉记者,他在第十届浙江省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的提案中呼吁,借鉴法国经验发展农业教育,逐步推行农业从业准入制度。

  瓶颈篇:农业劳动力“三低三缺”

  “三农问题是制约浙江发展的一大瓶颈。”郭胜华表示,农村教育、职业教育尤其是农业职业教育发展严重滞后,大大影响了浙江省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三农”问题的解决和目前的新农村建设。“浙江的农业劳动力素质表现为三低三缺,即文化素质偏低,劳动技能偏低,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同时,缺少懂技术、会种田的新型农民,缺少懂经营、善管理的青年农民,缺少主动适应自然和经济规律,善于驾驭市场的现代农业经营人才。”

  郭胜华指出,浙江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迅速,而农村尤其是农业发展远远落后于城市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农业人才和劳动力外流,从而严重制约了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我们必须利用改革开放三十年积累的财力和智慧,以及当前刺激内需过冬的机遇,大力发展农村和农业教育以及农民培训,培养合格的农业从业人员。”

  借鉴篇:法国模式成破局希望

  据悉,法国是世界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国,农业人口只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一,只有两千八百万公顷可耕地。目前每年大约能创造七百亿欧元的农产品总值,其中农产品附加值约占一半。

  郭胜华告诉记者,法国能有如此高效的农业,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法国的农业教育、农民培训和农业从业准入制度。“在法国,只有获得农业技师级以上证书者,才有资格独立经营农场,而获得农业技术以下证书者只能当农业工人。职业准入制度和平等的职业观念以及日益激烈的农产品市场竞争,有效地促进了法国农民对接受农业教育和培训的重视,进而促进了农业教育和培训事业的发展,也增强了农业发展的后劲。法国政府和各类农业教育机构以国家财力作为保障的农民终身教育和培训制度,是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和农业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升级篇:逐步嫁接“法国模式”

  郭胜华认为,应当改革农村教育,改变农村高中目前以向城市高校输送优质生源为主要目标的办学方针。“农村高中除文理分科外,更应该办农科班,把主要精力放在培养合格的农业劳动力上。建立完整的农业教育和农民培训体系,培养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农业从业人员人员,以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总体文化水平和职业素养。农业院校的学生应该像师范学院的学生那样在学习阶段享受一定的津贴。”

  “农业从业准入制度是农业教育和农民培训持续发展的可靠保证。浙江要创造条件,逐步推行农业从业准入制度。”郭胜华称,从业准入制度是提高从业人员职业素养的基本保证之一。“在贷款、土地承包、涉农服务等方面,政策应该向具有一定职业资格的农民倾斜,这样才能鼓励农民及其子女接受农业农业教育和培训。”(完)


Powered By Google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