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吉林政协委员建议三招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17日09:39  城市晚报

  记者 刘佳雪/报道

  本报讯 在金融危机大环境下,大学生原本艰难的就业形势变得更加严峻,如何化解大学生的就业矛盾,使更多大学生实现自身价值,政协委员赵旸建议三招破解大学生就业难。

  第一招: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岗位工作

  目前,引导大学生就业,扎根到基层、边远和艰苦岗位工作的学生还为数不多。因此赵旸建议,应该出台政策对自愿到基层、边远和艰苦岗位工作的大学生提供一次性生活补贴,对其在相应岗位工作期间给予不同档次的工作补贴。以此增加一批大学生就业。此外,政府应开发一些适合大学生的公益性岗位。

  例如:开展志愿者计划,即扩大“西部志愿者”计划的实施范围。鼓励大学生毕业后先到边远、艰苦地区工作一年。期间,政府提供生活补贴,学生参加工作后工龄从毕业算起。政府在每年的公务员招录时,同等条件下,要求有“西部志愿者”经历的学生优先录用,这将鼓励大学生下基层的积极性。

  第二招: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

  这种灵活的方式也将为化解大学生就业矛盾起到重要作用。

  赵旸认为,我省及各中心城市应出台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相关政策,长、吉两市及其它有条件的中心城市应设立、扩大或增设大学生创业园。政府可将部分机关闲置或出租的办公楼、企业闲置的厂房收回,供大学生创业发展。

  在创业先期,各高校及相关部门也应同时加强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指导,即实施“转业计划”。对有自愿学习第二专业或学习某项技能型专业的学生,学生所在学校帮助学生联系学校、专业,教育部门在学制、学历、入学、转学等方面制定相关政策,给予学费优惠或生活补助等优惠政策,起到避开就业低谷和提高就业技能的作用。

  第三招:实施“实习计划”

  金融危机下,政府应鼓励企事业单位留住人才。各级政府、事业、企业单位都应免费提供一定比例的实习岗位,吸纳毕业生实习,使他们获得实际工作经验。同时用人单位也可以借此机会发现和储备人才。大学生实习期间,可采取用人单位补一点,政府补一点的办法,保证毕业生的最低生活需要。对安排实习生达到规定比例的单位,政府可以考虑减或免残疾人保障基金(或防洪基金),大学毕业生实习期限可暂定一年。

  相关新闻

  我省大学生

  就业形势严峻

  我省是教育大省,目前每万人拥有大学生比例在全国排第六位。伴随近年来的高校扩招,我省高校毕业生从2003年的5.8万人增加到2007年的13万人,高校毕业生占全省城镇新增劳动力总数近40%。

  在人才“东南飞”受阻的时候,正是我省吸引人才的有利时机,可以为我省留住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而如不充分利用这些人才,不仅影响学生自身的发展生存问题,也会给高校未来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预期效果

  赵旸委员认为,通过以上三方面,可实现就业增加一批,创业解决一批,转业转化一批,实习等待一批,“志愿者计划”消化一批。最大限度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


Powered By Google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