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瞭望》文章:以高端产业促高端就业
解决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关键是产业结构的转换和升级,推动生产型现代服务业的持续发展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杨琳
实习生张芝云
新一轮大学生就业高峰转眼即至。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逐渐向我国实体经济蔓延、国内新增就业增速多年来首次下滑的背景下,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将更加严峻。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9年《经济蓝皮书》预计,到2008年年底,有100万名大学生不能就业。而全国高校毕业生总量压力继续增加,2009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11万人,比2008年增加52万人。大学生就业也被称为进入30年来最难时期。
近期,中央反复强调,要将大学生就业放在就业工作的首位。1月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确定了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7项措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日前下发通知,推动包括“校企对接”、“寒假招聘会”、“民营企业招聘周”等11项针对大学生就业的具体服务活动。教育部将应届毕业生就业纳入2009年工作重点,推出研博扩招等举措。
各地也纷纷出台各种帮助大学生就业的措施,拓宽渠道保就业,发放创业贷款,发放就业券,鼓励大学生当村官等。出台这些措施的目标是希望能帮助大学生度过这个“内外夹击”下的就业寒冬,力争使2009年的应届大学生初次就业率达到70%左右。
大学生就业难不是一个新问题,再创历史新高的高校毕业生人数和全球性经济衰退的到来,只是使大学生就业形势变得更加严峻而已。在我国的人力资源结构中,高校毕业生无疑属于高端人才。而高端人才“滞销”,在我国多年来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情况下发生,似乎是一种悖论。
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的多位专家表示,这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有密切关系,即高端产业发展不足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之一。当前,国家应配合经济转型、产业升级,推动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中的高端产业发展,以政府行为储备产业、储备技术、储备人才,从战略上解决大学生就业。
大学生就业难的悖论
“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的大学毕业生不是多了,而是数量不足,远远达不到国家战略发展的需求,所以不要产生大学生过剩的误解。”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院长杨河清教授告诉本刊记者。
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显示,我国专科及以上学历人口仅占总人口的5.18%,只及发达国家平均数的1/4。2005年中国人才报告显示,2010年我国专业技术人才缺口将达2000万人。
进一步分析表明,到2020年,我国人均GDP达到3800美元左右时,需要10%左右的大专以上人才,即1.4亿人,比现有数量多出7000多万。也就是说,从现在到2020年,年均需要增加600万左右大专以上的毕业生才能实现这个目标。
与此同时,近年来,每年都有为数不少的大学生因找不到工作而成为“漂一族”、“啃老族”。《经济蓝皮书》的数据表明,大学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已经由过去的90%跌落到65%左右。
即使是就业率年年增长的地区,就业满意度也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提升。比如广东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4年都在95%以上,在全国名列前茅。但据统计,2007年广东选择灵活就业的本专科生就有12.4万人,超过就业毕业生总数的55%。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丁大建教授指出:“自1999年开始,由于高校扩招速度过快,而适合大学生就业的岗位相对不足,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产生。”
“大学生严重‘供大于求’,不仅导致就业率的下降,也影响了大学生就业质量,造成极大的人力资源浪费”,杨河清教授说。
一方面是远不能满足国家战略需要的大学生人口比例,另一方面却是每年上百万大学生无法实现离校前就业,反差鲜明。
而这一切都发生在我国经济保持两位数“黄金增长”的5年中。“在正常条件下,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应该相辅相成”,丁大建表示,“经济高增长仍然出现大学生就业难,说明科技在经济增长中起的作用不充分,经济增长的质量还不高。”
高端产业缺位制约高端就业
“就业需求是一个派生性需求,与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有很大关系。在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根本性的制约因素是,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失衡,尤其是高端产业发展严重不足,难以吸纳扩招后的高端人才。”华南师范大学人力资源研究所谌新民教授告诉《瞭望》新闻周刊。
德国联邦劳工局下属研究机构一项调查发现,在德国失业人数超过400万的大背景下,德国高校毕业生却仍然就业前景良好。其重要原因是研发、管理、咨询和教育领域等需要大学生的工作岗位不断增多。
这样的就业结构与经济增长模式是同步的。据德国教育和科研部的统计资料,德国工业界的科研投入一般占全国科研总投资的60%以上。在德国企业界的科研投入中,纯粹从外界购买技术的投资只占30%。自行开发研究,吸纳了大量高技术人才,并使德国汽车、电子、机械制造与化工等高端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具有最强竞争力。
然而在我国,情况却远非如此。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制造业竞争力报告》指出,在我国,属于高端产业的装备制造业发展严重滞后,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
报告认为,虽然我国在一些领域已经成为世界制造基地,但现在还只是一个加工中心。装备制造业是“工业之母”,而我国装备制造业总产值只占制造业总产值的32.34%,比发达国家低5个百分点。
“制造业中高端产业的缺失,使得我国大学生在制造业中难以成规模、成建制、可持续地进行就业,这一产业吸收大学毕业生劳动力的潜力还没有释放出来”,杨河清进一步介绍说,“发达国家从事制造业的高级技术人才高达40%以上,大部分是大学生。而我国目前从事制造业的大学生比例只有4%左右,相差近10倍。”
杨河清教授认为,这是因为我国制造业还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的比重低,难以吸引高端人才。
此外,我国的第三产业也缺乏高端产业,且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在下降。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监测中心统计数据显示,2001年我国第三产业需求比重为72.5%,2006年下降到了64.7%,2008年第三季度更是下降到59.2%。
“第三产业向来被认为是吸收大学生劳动力最强的领域。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如果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较高,同样的经济增长率,就会创造更多的高端就业岗位。但是我国第三产业仍以传统服务业为主,对普通劳动力需求旺盛,而对高素质大学生吸纳能力不足。而新兴第三产业尤其是金融业、房地产业、信息业等可以提供大量高端就业岗位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比重太小。”谌新民指出。
谌新民说:“不合理的产业结构配置和经济增长方式,尤其是高端产业的不足,严重制约了以高素质劳动力需求为主导的新兴劳动力市场规模的发展,是导致我国大学生就业后劲不足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