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疑犯杀人动机:性格孤僻对现实绝望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20日16:44   央视《法治在线》

  他为什么要杀人?

  解说:为了更详细的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案发后,我们的记者也赶往了案发地洛阳镇,洛阳镇距离随州市区约30公里,是一个人口不足4万的小镇,当记者赶到这里时,犯罪嫌疑人熊振林已经被捕,但对于当地许多居民来说,熊振林杀人这个事实还是让他们难以接受。

  洛阳镇居民:觉得不可思议,真没想到他会杀这么人。

  洛阳镇居民:不敢相信是他干的,刚开始还以为冤枉他了。

  解说:镇上的居民告诉记者,熊振林年轻的时候就跟着自己的父亲从事废品收购生意,由于他读过一年的技校有点文化,加上人比较讲义气,所以早在几年前就是远近闻名的“破烂王”。

  洛阳镇居民:这街上人都跟他接触过,因为他做生意做得比较大,都接触过。

  记者:对他平时什么印象?

  洛阳镇居民:平时,反正接触时间很紧,但是人比较爽,人也不是很小气,别人做事基本上欠钱,我们基本上不欠。

  洛阳镇居民:平时他的为人还很好,为人不坏,经常到这来吃饭,有时候拖废品的司机来这儿,他带他们到这里来吃饭,吃了饭钱一给。

  解说:不过镇上的大部分居民也表示,虽然经常接触熊振林,但由于他平时不善言辞,所以彼此之间并没有深入交流,也弄不清楚熊振林内心的真实想法。顺着他们的指引,记者找到了熊振林的废品收购站,收购站位于小镇的边缘地带,占地面积五百多平米,在熊振林生意好的时候,这里每天前来送废品的人络绎不绝,然而随着熊振林负案外逃,这样热闹景象也一去不复返。

  记者:走进熊振林的废品收购站,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废品回收爱你没商量”“小手扶之家 你最亲密的战友”这样温馨而风趣的标语,这让我们感觉到,在熊振林不善言辞的外表下,其实对生活还有生意还是充满热情和希望的,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样一个人会连杀八人呢?

  解说:为了探寻熊振林隐秘的内心世界,记者找到了熊振林曾样扬言要杀的两个人,他的前妻刘某和曾经给他当过帮工的老余。和熊振林离婚后,刘某在熊振林收购站的隔壁也做起了废品回收生意,随后老余跟过来帮忙。

  记者:那时候你跟熊振林结婚看中他什么?

  熊振林的前妻 刘某:看中他比较勤奋吧,勤奋,比较老实,家里面那时候家里面比较穷,看中这几个方面,一个是穷再一个勤奋,比较有上进心,以后会有好一点的日子过。

  记者:结完婚之后感情怎么样?

  刘某:刚开始还是可以。

   解说:那么这样两个感情很好的人为什么最后会反目成仇呢?刘某认为事情的根源就在于,熊振林有钱之后,变了个人。

  刘某:跟他离婚原因一个他太容易冲动,太爱打人,我伤心了,太伤心了,再一个发现他有婚外情两方面原因,混不下去只有想这个办法了。寻求法律的保护。

  解说:刘某所说的婚外情,就是指两年前熊振林和前来卖废品的寡妇朱某好上了,现年42岁的朱某虽然比熊振林7岁,而且有了孙子,但和熊振林却一见如故,二人迅速同居。由于熊振林一直对妻子刘某不能生育这个问题耿耿于怀,所以在朱某出现后,熊刘夫妻二人的关系迅速恶化并最终离婚,事后,刘某分到了熊振林一半的财产,熊振林元气大伤,但更让熊振林没有料到的是,此时,答应和他结婚生子的朱某突然反悔。

  熊振林的堂兄 熊振钢:姓朱的不跟他,因为面子上不好,在人家那做婆子(婆婆),在他(熊振林)那做媳妇。

  解说:感情受挫的熊振林回头想再找前妻刘某复婚,然而对熊振林的性格了如指掌的刘某一口回绝了。

  刘某:(熊振林)性格比较孤僻,心眼比较狭窄。

  记者:心眼狭窄通过什么可以看出来呢?

  刘某:就是说对我吧,别人开个什么玩笑,男士开玩笑,他就会觉得蛮不舒服,对他不利,他对别人发火什么的,还说,假如说前面有一家做生意的,也是做我们同样的生意,他生意好一点,那个人会揽一点,他觉得对他不公平,他会去找别人扯皮什么的。

  解说:刘某推测,这种性格的缺陷极可能是导致熊振林想不开,从而杀人的原因,这个说法也得到了帮工余某的认同。

  熊振林曾雇请的帮工 老余:像我(帮熊振林)搞了一个多月,两个月时间,他每次晚上到6点半左右,到朱某那去,去吃晚饭,吃晚饭到早晨六点左右回来,回来审判(我们),说你晚上肯定出去了,你肯定出去了,你问他们看我出去没有。

  记者:他不信任你。

  老余:他不信任我,每次回来都问我,他这个人就是这样,我已经看破了。

  记者:除了这个之外,他对其他人怎么样?

  老余:他对其他人,他跟那两个老实,打一下踹一下。

  主持人:一边是乡亲们眼里重义气、勤奋的生意人,一边也是亲近的人心中气量狭小、脾气暴躁的性情中人,不同的评价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多面的熊振林,但不管是感情失意,还是性格缺陷,这都只是诱发熊振林杀人的动因之一,那么真正启动他仇恨燃点的究竟是什么呢?落网之后的熊振林究竟是怎么解释自己行为的呢?

  记者与熊振林面对面

  解说:1月14日晚,作为第一家和熊振林面对面的电视媒体,我们见到了落网三天的熊振林。

  记者:我估计你也知道我要问你什么问题。为什么杀这么多人呢?

  熊振林:对生活感到比较绝望,对生活感觉比较绝望。

  记者:绝望是指什么?

  熊振林:就是说想带几个人去作伴,别的没什么。

  记者:我明白了。但是为什么带一些你不喜欢的人去作伴呢?我感觉你好像并不喜欢你那几位雇工。

  熊振林:喜欢,怎么不喜欢,我感觉他们活得比较累,跟我一起走不更好。

  记者:你有没有问过他们愿不愿意跟你一起走?

  熊振林:没有。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就是这段时间做生意亏了一万多块钱。第二,我老婆跟我离婚了,我婚姻不顺利。第三,我那个情人答应跟我结婚,她儿子有点不同意。我感觉有点绝望。

  解说:熊振林告诉记者,经济和感情面临的双重危机使他曾经整夜睡不着觉,但是由于天生不善言辞,又使他不愿轻易向别人倾诉,当这种绝望的情绪越积越深时,杀死朱某的念头也随之产生。

  熊振林:每个人都是自私的,这个葡萄我吃不到嘴我想捏碎,就这个意思。

  记者:你的这几位帮工,跟你的感情,跟你所谓的那颗葡萄一点关系都没有啊?为什么杀他们这六个人?

  熊振林:他们主要就是为了,农村说法来看就是,就是划得来,划不来的问题,赚个本的意思,划得来,划不来的意思。

  记者:我不懂你的意思。

  熊振林:一个人换八条人命划得来,说那个意思,心里有一种平衡的感觉。

  解说:正是报着这样的想法,1月4号早上6点多钟,熊振林就把他雇请的帮工王某、佘(she)某约在一起喝酒,然后以捡鸡蛋的名义把二人先后骗到猪圈里,并趁机用斧头将其杀死。一个多小时后,他又以清理废品为幌子,陆续将其他几名帮工骗到废品收购站一一杀害。在接连杀害这六人之后,当晚7点多钟,熊振林又骑摩托车前往情人朱某家中,到朱家后不久,由于二人言语不和,熊振林又残忍的锤杀了朱某及其两岁半的孙子。

  熊振林:我最大歉疚就是不该把那个小孩带走,那个小孩,当时我走的时候,他哭起来了,他醒了哭起来了,才下狠心把他给弄死了,应该把他留下来。

  湖北省公安厅副厅长 尚武:他干掉每一个人都是有因果关系的,但是并不是说,非要到了,我们理解的话,非到了杀人那种恶性程度的仇,这个要说的话,与他受的教育,经历也应当是有关系的,他把一点小事他当一件,他肯定当一件大的事情,而且他的心胸,一直说他是很狭窄的,他在这个问题上有一点刺激,他老是放不下去,老是耿耿于怀。

  主持人:回想起2004年震惊全国的马加爵案,以及2006年陕西的邱兴华案,再到熊振林杀人案,虽然他们的杀人动机不同,但在性格上他们几乎有着一致的缺陷,那就是性格孤僻、心胸狭窄、报复心强。专门研究犯罪心理的专家说,性格的缺陷虽然不会直接导致犯罪,但在特定情况下,会诱发犯罪,所以预防悲剧发生最好的方法就要提前干预,一旦发现周围有这样的人,在他遭遇困境、思想和情绪出现起伏时,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主动帮忙化解。好,感谢收看今天的《法治在线》再见!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flash

更多关于 湖北随州 命案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