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徐光宪:稀土传奇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21日16:53   CCTV面对面

  央视《面对面》播出《徐光宪:稀土传奇》,以下为节目内容。

  人物介绍:

  徐光宪

  浙江绍兴人

  著名化学家和教育家

  北京大学教授

  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2008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徐光宪被称为中国稀土界的“袁隆平”,关于稀土的重要性,邓小平曾说过这样的话:“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中国的稀土资源占世界已知储量的80%,其地位可与中东的石油相比,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一定要把稀土的事情办好,把我国的稀土优势发挥出来”。而徐光宪就是这样一位致力于我国稀土科学研究事业的科学家,人们把他在稀土领域取得的成绩称为中国稀土传奇。在2008年度国家科技奖励论坛节目现场,国家最高科技奖评审委员会宣读了这样的评审意见:

  (2008年度国家科技奖励论坛):颁奖人王越:

  徐光宪院士,是我国稀土化学的开创者之一,他发明的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稀土串级萃取理论,已在我国稀土工业得到普遍应用,引领了我国稀土分离技术的全面革新,使我国实现了从稀土资源大国到生产强国的飞跃。

  董倩:你都快90岁了,然后得到这个最高的,国家科技的奖项,是对自己的一生成绩的一种肯定一个句号吗,还是说,又是一个新的起点了?

  徐光宪:我想应该是一个新的起点,因为我现在还能够,头脑还清楚,所以还想再把我有些没有完成的工作再做好。比如像季羡林先生他年龄,他可能97岁了,他现在还在写书,所以我觉得这个就是我们的榜样。

  董倩:还可以做些什么具体的事情?

  徐光宪:我想做一个具体的事情,咱们就是有一个非常宝贵的稀土,还有土的资源,这个资源的这个保护和综合利用,还没有做得很好。所以我还想跟这个稀土科学家联合,怎么样把这个工作做得更好一些。第二,我认为几十年来,我积累了许多资料,那么有些资料,我想整理成文章把它发表,或者把它编成书。

  董倩:但是如果把想法真正地付诸实践,您觉得有没有阻碍您的事情,比如说身体的不便,年龄有些偏大了?

  徐光宪:这个当然,现在身体不便,我行动、走路也不太稳了,是有许多限制。

  董倩:您觉得时间对您来说够用不够用?

  徐光宪:时间,我现在大概一天我有效工作也只能够五个小时,其余的得要休息,比如我去散步,活动一点,看报纸,看些小说什么的。

  董倩:一般普通人到了您这个岁数往往都是颐养天年的时候,可能脑子里不惦记那么多的事业上的事。但是您还在惦记很多事业长的事。您觉得累不累?

  徐光宪:我觉得这个,也是兴趣。比如说一辈子搞稀土,我总喜欢稀土,咱们宝贵的资源利用得更好一点。我觉得还是一种乐趣,感觉到,将事情做好了,还是很高兴的。

  董倩:现在生活还是很充实?

  徐光宪:对对对。

  导视:

  三次转变研究方向 是什么让他做出这样的选择?

  在稀土中萃取分离 他又如何引发了一场中国风暴?

  《面对面》董倩专访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徐光宪,正在播出

  徐光宪194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化学系,1946年,他前往美国留学。在哥伦比亚大学,徐光宪取得了博士学位。毕业后导师竭力留他在哥大任讲师,就在这时,抗美援朝战争开始了,美国即将通过法案,禁止中国留学生回国。此时的徐光宪面临着人生的重要选择。

  徐光宪:这个法案要等待美国众参议院通过,那么这时我跟我老伴儿商量了,我想我们要尽快趁这个美国还没有正式通过以前回国,否则我们要回不去了。

  董倩:就是想为国家做事?

  徐光宪:对,因为我们想,我们中国人,美国同中国打仗了,那么我们也不能呆在这个美国了。所以我说,我们尽可能的,那时候还没有拿博士学位,那么她也下决心了,她说我把博士学位放弃了。那时候已经办签证非常困难了,那么我们说,我们是华侨,我现在要回去探亲,我还要回到美国来,最后他才签证给我所以那时候回来是相当困难的。

  1951年4月15日,徐光宪夫妇登上邮轮返回祖国,这是美国禁止中国留学生归国法案正式生效前驶往中国的倒数第三班邮轮。回国后徐光宪夫妇双双到北大化学系执教。尽管国内的科研条件与美国相比可谓天壤之别,但他们的工作热情都很高。徐光宪开授《物理化学》、《核物理导论》等课程,培养了新中国第一批放射化学人才;此后,因国家需要,他数次变更研究方向,先后致力于量子化学、放射化学、配位化学和萃取化学等方面的研究。

  董倩:从1951年美国回来以后,到1972年,您有三次专业上的改变,你愿不愿意,毕竟科学家我就有我的一亩三分地,为什么我要其他一个新的领域里面去呢?

  徐光宪:就是第二次我转变任务时候,我由化学系调到原子能系。那么那时候就是,因为这个毛主席决定,要搞两弹一星。

  董倩:那是哪年的事?

  徐光宪:大概是1955年。

  董倩:那你等于又变专业了?

  徐光宪:这个方向变得相当大的。

  董倩:您这么多年来经历的很多事情,很多选择不是您自己的选择,而是当时国家和社会的需要,变成了您自己的选择,那现在回头看,您觉得这是一种您自己自愿走的道路吗?

  徐光宪:心里还是愿意的。因为我觉得,国家需要。因为我们回来就是想为国家作出贡献。那么国家既然需要,而且看准了我。00:37:52那么我们就要努力做这个工作了。

  1972年,北大化学系接受了一项紧急军工任务——分离稀土元素中性质最相近的元素镨和钕。一直以来,稀土的十几种元素被美国、日本等国列为本世纪的战略元素,这些元素广泛用于通讯、激光、航空、航天、制导等各种领域。由于这些元素性质相似而十分难以分离。当时,作为稀土资源大国的中国没有自己的稀土分离工艺,只能低价出口稀土原料,同时高价进口高纯度稀土产品。面对国家的需要,徐光宪再次改变了自己的研究方向,接下了这个任务。

  董倩:您要做的是改变这种状况?

  徐光宪:对,因为当时就像,法国有一个厂,就是这么一个厂,他是世界第一的,比美国、日本这个分离他是第一。当时我们想买他们的技术。

  董倩:卖吗?

  徐光宪:要价很高。一个是要价很高,另外他是受这个产品监督,要卖给他。那么他再在世界去销。就是好像,给他做一个加工厂似的,所以这样,我们觉得中国人要争口气。

  董倩:1972年的事情,算一算,您都52岁了,52岁的科研人员,这个时候再开展一个新的领域,您觉得您能做成什么地步,您还能做多久?

  徐光宪:文革以后,我到江西去劳动了两年,文革以后,这个出来,我们想就是更快努力工作,因为我觉得文革时期损失时间了,损失了时间,我这个时间就要挽回过来。所以那时候,我们大概1972年的时候,大概一个星期我们可以工作到80个小时。

  董倩:一个星期80个小时?

  徐光宪:对,那时候没有什么星期天、星期六的。也没有白天晚上,有时候我们白天做实验,晚上也还是在考虑这个问题。比如我做稀土萃取理论,白天在摇漏斗也在做实验,晚上就琢磨,这个本身应该有规律。

  经过反复的实验研究,徐光宪终于发明了稀土串级萃取理论,这一理论应用于生产后,大大加快了稀土分离的速度和准确性。这种模式很快在全国推广。一时间,国际单一稀土的价格下跌了40%,这被外国同行称为中国冲击。而这场由徐光宪引发的中国风暴,给我国带来了数以亿计的收益。中国终于实现了由稀土资源大国向生产大国的转变。如今我国单一和高纯度稀土的产品已经占到了世界市场的80%以上。

  董倩:作为科学家,这个研制的过程,在我们外人看很艰苦,因为刚才你说,一周要工作八十个小时的时间,那您当时经历的,您觉得更多的是痛苦还是快乐?

  徐光宪:我觉得更多的还是快乐。那个80个小时,因为是这样,有时候白天做事,有时候晚上他也老是在想这个问题。

  董倩:虽然80个小时是可计算的,可是我估计脑子里一天到晚,80个小时,可以说是一天到晚,永远在琢磨这个事?

  徐光宪:是,这个是很多,就是科技工作者,他是入迷了。

  董倩:技术迷?

  徐光宪:入迷了,入迷了,他这个是兴趣。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