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钱学森一脉:国学世家,流芳两岸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21日17:22  环球人物

   本刊赴江苏特派记者 陈 媛

  “中国最后一位士大夫”、“一代宗师”钱穆,1990年在台湾病逝后,究竟葬在了哪里?一个广泛流传的说法是:钱穆死后,经过海峡两岸钱氏家人的奔走,其骨灰终被迎回大陆,撒入茫茫太湖,以示“身后归家”。

  蹊跷的是,当记者来到钱穆的故乡——江苏无锡七房桥村时,却无人知晓撒骨灰之事,也不知是否有墓地。只不过,一提起“一门六院士”(钱穆、钱伟长、钱易、钱俊瑞、钱临照、钱令希),当地人立即兴奋起来。

  沿着太湖,记者从无锡寻访到苏州,终于在钱穆次子钱行的家中,找到了答案。“家父墓地就在苏州西山,并非是撒骨灰于太湖,而是永远守望着太湖。家父对家乡的感情,伴随了他漂泊的一生。”

  大宅门的辍学弟子

  如今的无锡七房桥村,钱氏人丁已经稀少。“大部分功成名就的,都迁到江浙的大城市去了”,留守在此的钱氏第36代孙钱煜把记者领进“怀海义庄”,介绍道:“当年,钱镠的六世孙钱进,因无意仕途,离开浙江,隐居于太湖。其后裔在无锡落地生根,建七宅大院,开七道大墙门,每个宅子都是七进院落,黑压压一大片房子,‘七房桥村’因此得名。元末明初,钱氏兴建‘怀海义庄’,这是一个家族慈善机构,以‘救灾周急,恤孤矜寡,排难解纷,兴学育才’为宗旨,确保家道中落的子弟也能读书。”

  1895年,钱穆出生于七房里的长房——“五世同堂”之家。无锡钱氏有条家规:良田十万亩,每房儿子,均可分得一万亩;有了孙辈,则从各房儿子的土地里再分,代代沿袭。如此一来,人丁兴旺的长房,土地就越分越薄。到钱穆的父亲钱承沛时,“五世同堂”之家已日益贫寒。在钱穆的记忆中,家里值钱东西,全被盗卖一空,连一套雕刻着《西厢记》的24扇楠木长窗,都被拆下来卖了。

  虽然穷,中过秀才的钱承沛却牢记“子孙虽愚,诗书须读”的祖训,送两个儿子钱挚、钱穆去读私塾。1906年,钱承沛劳累过世时,钱穆还不到12岁。除了按惯例让钱承沛的夫人蔡氏去“怀海义庄”领取抚养金之外,族人还纷纷劝道:“让大儿子钱挚去城里当学徒吧,也好养家。”蔡夫人哭着不肯答应:“我当遵先夫遗志,为钱家保留几颗读书的种子。”钱挚、钱穆两兄弟这才得以进入镇上的果育小学,就读新式学堂。

  由于生活所迫,钱穆终究未能上大学。1912年,钱穆从南京私立钟英中学辍学回家,谋了一份小学教员的差事。在18年的教员生涯中,钱穆坚持自学,经、史、子、集无不涉猎。1930年,年仅36岁的钱穆发表了《刘向、歆父子年谱》,文中提出新旧儒学分界线,轰动了中国学术界。从此他和胡适被称为国学领域的“北胡南钱”。这位只有中学学历、自学成才的乡间教员,被礼聘到燕京大学当讲师。燕京大学校长司徒雷登,甚至把一栋教学楼改名为“穆楼”。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