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北京连续60天无降水创历史同期纪录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24日12:52   《瞭望》新闻周刊

  《瞭望》文章:罕见旱情悄然发展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春节快到了,可生活在北京的人们,仍然没有迎来一场像样的降雪。自2008年11月以来,北京市降水量仅0.1毫米,较常年同期的11.0毫米显著偏少,是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次小值。2008年10月1日至本刊截稿的2009年1月23日,北京最长连续无降水日数超过60天,为1995年以来的最大值;而日降水量≤0.1毫米的最长连续日数超过90天,突破历史同期最大值纪录。

  这还不是全部,北京有没有下雪也不是最重要的——和一年前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广受关注不同,在这个冬天,一场罕见的旱情正在持续深入地悄然发展。

  截至1月19日,河北、山西、安徽、河南、山东、陕西、甘肃等7省冬麦区受旱面积总计达1.04亿亩,其中重旱2428万亩,因旱饮水困难人口196万人、大牲畜67万头。

  2008年入冬以来的这场严重旱情,不仅威胁着我国北方地区,给冬麦区抗旱保苗,保夏粮生产工作带来严峻考验,而且在江南东南部、华南东部等地亦未得到有效缓解,仍维持较重干旱。

  来自权威部门的判断是,当前冬季旱情发生范围之广、持续时间之长、小麦受旱面积之大多年少见。

  据气象部门预测,近期和今年春季,黄淮大部、华北东部等地降水仍持续偏少,北方冬麦区发生大范围春旱的可能性很大,未来抗旱形势十分严峻。目前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宣布启动三级抗旱应急响应。

  气象专家分析,导致大部地区入冬以来降水偏少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缺乏充足的水汽。今冬的大气环流有些异常,造成了孟加拉湾水汽很难输送到我国大陆;二是影响我国的冷空气较为频繁,路径偏东偏北。除东北地区外,我国大部地区易受西北气流控制,造成了大陆盛行西北干冷气流,湿度条件较差,不易形成降水。

  据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抗旱会商会分析,当前北方冬麦区旱情呈现四个特点:一是降水严重偏少、气温偏高;二是农作物受旱面积大、程度重;三是部分地区人畜饮水困难突出;四是江河来水持续偏枯,水利工程蓄水严重不足。

  所有这些,直接指向两大要害:群众生活和农业生产。由此,当下抗旱工作的重心毕现。

  一是千方百计解决群众饮水困难,确保旱区群众过一个祥和安定的春节。目前,部分冬麦区城乡群众饮水困难问题突出。各地及有关部门要坚持以人为本,把确保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安全放在抗旱工作的首位。对可能发生供水短缺的城镇、农村要认真摸底排查,针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要及早采取相应的措施。供水紧缺城市要强化用水管理,进一步加强应急抗旱备用水源建设。农村人畜饮水困难地区,要千方百计增加抗旱水源,必要时要采取应急措施,组织工矿企业和抗旱服务队为困难群众拉水送水,确保旱区群众基本生活用水。

  二是抗旱稳粮。“稳粮”是中央明确的今年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之一。当前持续冬旱给夏季粮油生产蒙上阴影,对全年“稳粮”目标的顺利实现埋下隐患。因此各地政府及各级部门要高度重视,迅速行动起来,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

  黄淮海区域也是老旱区,旱灾损失历来严重,近十多年来,由于黄淮海大部区域降水严重偏少,干旱缺水问题日益严重,抗旱任务十分艰巨。各地要克服麻痹侥幸心理,牢固树立抗大旱、防大灾、抗长旱的思想,把冬春抗旱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确保领导到位、责任到位、组织到位、措施到位。□


Powered By Google
flash

更多关于 旱情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