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徐秉金:扶持本土化汽车最好的机会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04日14:10  《小康》杂志

  ★采写、摄影/《小康》记者陈勇

  中国的汽车业正面临着多种考验,全世界都在观望,这不仅是一个关键时期,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所有的人都认为,如果失去中国市场,那将是更大的危机。中国的汽车业正面临着多种考验,全世界都在观望,这不 仅是一个关键时期,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前部长助理、中国欧洲经济技术合作协会会长徐秉金 认为,政府在此时,必须拿出强硬姿态,借此做大自主的产业,把外资挤出去,象韩国那样,完全扶持本土化汽车。现在是最 好的机会。

  《小康》:有人提出随着全球的汽车产业危机,中国的汽车业也将成泡末,还有专家指出,这是中国汽车业尤为重要 一年,您是怎么看的?

  徐秉金:我做了一辈子的老汽车人,经历了中国的汽车业的从无到有,再到合资时代,可以很肯定地说,中国汽车业 不会有泡末,也不可能有泡末。而且很显然,在当全球的汽车业步入一个寒冬的时候,中国的汽车业将是一个亮点。就目前情 势而言,首先我们应该更多地关注汽车工业的自身状态,正视实际情况,远离浮躁,多一点实际,抛开那些“大车论”。中国 不是不需要搞小汽车,应该趁这个时候拿出自己的拳头产品,这才是尤为关键的。

  《小康》:您多次提出要中国汽车企业要自主创新,那么您认为他们应该把重点放哪呢?

  徐秉金:零部件和自主开发上,没有任何的悬念。这么多年来,我们一直在争先有车还是先有路,后来到了先做大还 是先做强。这只是个概念问题,就象那些宏伟的数字一样,很好看,但不实用。人们的观点始终不同的,争论也就特别多。我 刚才说了,我经历了中国汽车的几十年变局,但合资到底带来了什么?我们合资到最后,逐步成了别人的加工企业,完全丧失 了自主能力,直到现在95%的零部件还是合资企业的,完全没有自主能力。没有自主的产业,中国只能成为别人的加工厂。

  《小康》:有人认为现在是国内汽车企业并购那些大品牌的好时机,也有人认为是天方夜谈,您怎么看?

  徐秉金:现在还是有很大一部分人喜欢看数字,在数字的增长下,有小部分人会头脑发热。并购是很美好的一个蓝本 ,但在缺少自主开发的能力下,还是不现实。我们可以借此与他们合作,学习他们核心的内容,而不是又成为他们的加工厂。 可以从相互参股到投资、合资和部分合并,甚至连他们的发动机我们都买,完全牢牢地控制在手里。当然这个事情不是不可能 ,只是一个时间概念。

  《小康》:有专家分析,新法实施将使2009年整个汽车市场的消费大幅度提升,尤其是小排量车的市场,您认为 呢?

  徐秉金:整个市场刺激是没有错的,消费大幅度提升也是有的。我们应该把这个看成是种机遇,应该正确去面对它, 而不是盲目地去追求数字和表面文章,在维持大环境的前提下,如何灵活灵用才是至上。小排量虽然占有一定的优势,但不能 盲目地跟风,因为这个时代人们的消费观随时都会产生变化,在不能完全确定的情况下,应该把心思放在如何提高产品的质量 、零部件的自主开发以及资金引进等上面,引导市场的消费人群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从产品、观念上去转变他们,我认为这些 人群里的中产阶级应当重视,他们有可能是日后稳定的消费人群。

  《小康》:本土的汽车企业在全球的危机下是否能在夹缝中求生存呢?政府须在其中扮演何种角色?

  徐秉金:受大环境的影响,我们暂时处于一个低潮时期。但市场潜在的消费力还是很强,还有很大的机会。应该抓住 时机,及时介入。认真地分析现阶段的合资形态,必然地采取保守方式,少打整车的牌。从长远看,加大研究力度和零部件的 自主创新以及资金的扶持,必能度过难关。而政府必须拿出强硬姿态,借此做大自主的产业,把外资挤出去。象韩国那样,完 全扶持本土化汽车。现在是最好的机会,而且中国市场对全球的汽车市场来说都有着深远的意义。我记得通用亚太区前总裁费 雷德里克·亨得森说过这么一句话,危机不可怕,但如果失去了中国市场,那将是更大的危机。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Powered By Google
flash

相关链接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