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2月5日电 综合消息,自去年入冬以来,中国大部分小麦主产省遭受干旱。当前,北方大部分地区旱情持续发展,冬小麦主产区遭遇了严重冬旱,对农业生产带来了较大影响。据农业部最新统计,截至2月3日,河南、安徽、山东、河北、山西、陕西、甘肃等7个主产区小麦受旱1.43亿亩,比去年同期增加1.34亿亩。其中,严重受旱5692万亩,比去年同期增加5610万亩。旱灾已经让中国近43%的小麦产区受旱,370万人、185万头大牲畜饮水吃紧。
各地各部门紧急动员 全力抗旱
针对旱情,中国政府高层不断发出抗旱保收成的批示,各地和各相关部门紧急动员,全力采取措施应对旱情。
各受旱省区目前已经采取多种措施浇灌麦田。据不完全统计,近期北方冬麦区各省最高日投入人数912万人,抗旱机动设备77万多台套,农业部的消息说,目前上述7省已累计浇麦5658.7万亩,占受旱面积的39.6%,其中严重受旱麦田已灌溉44.3%。
面对特大干旱,农业部启动抗旱一级应急响应,并紧急编印了9份分区域抗旱应急技术明白纸,3日晚已将10万张明白纸送达旱区。为及时掌握冬小麦受旱情况,指导各地落实抗旱技术措施,农业部日前派出了11个工作组,迅速赶赴上述省份开展工作督导和技术指导。
国家防总2月4日也启动II级抗旱应急响应,并再次向旱区各省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加大投入力度,努力扩大灌溉面积;要进一步落实抗旱预案,及时启动抗旱应急响应;要切实加强抗旱水源的统一管理和调度,统筹安排好城乡居民生活、生产用水,最大限度减少旱情影响和损失。国家防总在2月2日派出4个工作组的基础上,再次派出两个工作组,赴旱区指导抗旱。
此外,近日,国家防总商财政部再次安排特大抗旱补助费支持旱区抗旱工作。
2月4日下午,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在京牵头组织全国干旱会商。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强调,各级气象部门要将当前的天气气候预测作为重中之重,密切监视大气环流形势的变化;要利用有利时机及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全力以赴缓解旱情;要在关注降水的同时关注气温变化情况,避免由温度升高导致土壤失墒快、冻土层融化快等加剧旱情的事件发生。同时要关注冬小麦麦区以及春播季节旱区的旱情发展,防范由干旱引发的沙尘暴、森林火灾和倒春寒等次生灾害,继续监视干旱对未来农业生产形势的影响。
旱情呈现五大特点 北方大部未来仍无明显降水
中国气象局专家表示,这次干旱持续时间之长、受旱范围之广、程度之重历史少见。未来一段时期,北方大部仍无明显降水,旱情一时难以缓解,部分地区可能出现冬春连旱。
2008年11月下旬以来,中国北方降水量明显偏少,旱情持续发展,加上入冬以来几次强降温天气过程造成旱冻交加,对冬小麦安全越冬正常发育造成严重影响。气象专家4日表示,这次持续大范围的干旱呈现出几个特点:
一是秋冬连旱。冬小麦播种出苗以来,华北、黄淮、西北、江淮等地已经3个多月未见有效降水,较常年同期减少7-9成,部分地区降水偏少已接近或突破历史极值,北方麦区遭遇了多年罕见的秋冬连旱。目前,华北、黄淮、江淮、江汉等地普遍达到中到重度干旱,部分地区达到特重程度。
二是受旱面积大。据农业部农情调度,截至2月2日,河南、安徽、山东、河北、山西、甘肃、陕西等主产省小麦受旱1.41亿亩,其中严重受旱5320多万亩,分别比去年同期增加1.32亿亩和5240万亩。
三是受旱程度重。据主产省农业部门调查,由于长时间无有效降雨,加之大风天气较多,土壤失墒严重,北方麦区大面积出现3-10厘米干土层,旱情仍在持续发展。
四是旱冻叠加。在旱情持续发展的同时,去年12月初以来,冷空气活动频繁,出现多次大范围降温过程,尤其是1月20日-25日,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到寒潮袭击,降温幅度达8℃-12℃,局部地区达17℃-20℃,加剧了旱情影响。
五是可能出现冬春连旱。据中央气象台预测,2月份华北、黄淮大部、江南东南部降水将较常年同期偏少2-5成,华北中南部、黄淮大部旱情还将进一步发展,一些地区将出现冬春连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