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专家称干旱可能致全国小麦产量损失2.5%以上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05日00:54  21世纪经济报道

  还没过完春节,河南省气象研究所所长陈怀亮就忙着四处“求雨”。

  2月1日晚上,河南三门峡、洛阳、济源、焦作、安阳等市出动高炮18门、火箭26台,发射炮弹400发、火箭弹180枚用于人工增雨、雪作业。第二天早上,陈怀亮的同事们终于等到了一些降水。

  据农业部农情调度,截至2月3日,河南、安徽、山东、河北、山西、陕西、甘肃等主产区小麦受旱1.43亿亩,其中严重受旱5692万亩,分别比去年同期增加1.34亿亩和5610万亩。截至目前,7省已累计浇麦5658.7万亩,占受旱面积的39.6%,其中严重受旱麦田已灌溉44.3%。

  2月2日。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作出批示,要求把抗大旱、促春管、夺丰收作为当前"三农"工作的最紧迫的任务,坚决打好抗旱保春管这场硬仗,力争夏粮获得好收成。

  “抗旱”并不轻松

  此次干旱持续时间之长、受旱范围之广、受旱程度之重均为历史罕见,华北、黄淮、西北、江淮等地3个多月未见有效降水。

  在2月3日,农业部举行的全国抗旱保春管工作视频会议上,农业部部长孙政才坦言夺取夏粮丰收面临十分严峻考验。他说,此次干旱持续时间之长、受旱范围之广、受旱程度之重均为历史罕见,华北、黄淮、西北、江淮等地已经3个多月未见有效降水,较常年同期减少7-9成,北方麦区遭遇了多年罕见的秋冬连旱。

  为此,农业部启动应急一级响应机制,并紧急派出40个工作组分赴各地指导抗旱。

  2月2日,国家气候中心也联合多个地区气候中心举行了干旱会商。

  结果显示:2008年11月以来,华北大部、西北地区东部、黄淮、江淮、江汉等北方冬麦区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5-8成,河北降水量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少值,北京、河南为第三少值。同时,上述地区气温偏高,蒸发量大,致使土壤失墒迅速,干旱发展。

  干旱仍将继续

  虽然2月2日开始部分地区有些降水,2月7号到9号还有一次降水过程,但是降水量都比较小,很难根本性的缓解旱情。

  河南省是此次重度干旱地区,自去年10月下旬至今,已连续104天无有效降水。

  1月29日,河南省气象局首次发布干旱红色预警信号,这是实行气象预警发布制度以来,河南省第一次发布干旱红色预警信号。安徽省气象局于2月1日首次发布了干旱红色预警信号。

  干旱红色预警指预计未来一周综合气象干旱指数达到特旱(气象干旱为50年以上一遇),或者某一县(区)有60%以上的农作物受旱。

  2月2日,国家气候中心主任肖子牛表示,根据最近的预测,比较大的降水现在还没有出现的迹象。虽然2月2日开始部分地区有些降水,2月7号到9号还有一次降水过程,但是降水量都比较小,很难根本性的缓解旱情。

  他说,重旱区和特旱区主要是在华北、黄淮以及西北地区东部等地。此外,在青藏高原,比如西藏中南部和东南部以及四川西部、云南西部等地旱情现在也有所加剧。

  在国家气候中心与各地气候中心会商后,专家们给出了比较详细的答复:预计未来一周,东北东部和北部、西北东南部、华北西南部、黄淮南部、江淮、江汉、江南、华南西北部、西南地区中东部及新疆西部和北部、内蒙古东北部等地将出现不同程度的降水,其中江淮西部、江汉、江南北部、西北东南部、西南东部等地降水量将有10-25毫米;全国其余大部地区基本无降水。

  西北地区东南部、华北西南部、黄淮南部、江汉北部、江淮西北部等地的气象干旱将有所缓和,华北中东部、黄淮北部、西北地区东北部、华南东部以及西藏中部、云南西部等地气象干旱将持续或发展。

  这次中国北方几省的旱情并不是孤例。

  亚洲地区,包括东南亚地区、中南半岛的越南、缅甸等地,从11月、12月开始降水都比较少,都属于比较干旱的地区。肖子牛表示,来自于南海太平洋的水汽输送,以及从印度洋、孟加拉湾过来的水汽输送比较弱,所以造成中南半岛、印度次大陆出现比较严重的少雨和干旱情况。相反,在西半球、北美等地暴风雨比较强。

    相关阅读:

    专家称持续旱灾对我国夏粮丰收影响重大

    我国发生严重干旱 国家防总启动II级应急响应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flash

更多关于 干旱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