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各地两会高度关注大学生就业问题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05日10:08  新华网

  促就业:强力筑牢民生之本

  “农民工是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的弱势群体,就业对他们来说不仅是发展问题,更是生存问题。”重庆市社科院研究员孙元明表示。

  就业是民生之本。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造成的影响体现在诸多方面,首当其冲的就是就业问题。2009年我国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其中农民工和大学生就业面临更大压力。

  在重庆市政协三届二次会议上,20多份针对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问题的提案受到高度重视。如何帮助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成为农民工输出大省安徽省两会代表委员的热门话题。安徽省政协委员於忠祥建议,要把返乡农民工纳入地方政府的整体职业培训与就业计划。

  代表委员的呼吁得到政府的正面回应。安徽省政府提出2009年要努力实现城镇新增就业4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重庆市政府针对提案中提出的问题和建议,承诺把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作为一项重要措施,从财税减免、放宽准入条件、落实创业用地、加强金融信贷支持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返乡农民工就读中职学校,每人每年将给予2000元补贴。

  国务院日前出台的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七项措施和做好当前农民工工作的六项措施,在各地两会上被进一步具体化:各地纷纷出台并将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把努力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作为政府首要职责,全方位促进就业增长。

  围绕就业问题,各地两会提出的政策措施令人期待:浙江提出要帮助25万名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城镇零就业家庭发现一户、解决一户;上海确定新增就业岗位50万个的目标,推出稳定岗位、职业培训、就业援助等三项特别计划;天津将建立面向城乡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制度,并提出全年新增就业38万人的目标;西藏在2009年对就业再就业的投入将达到1.57亿元,同比增长149.2%;福建将努力实现全省城镇新增就业65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7.5万人……

  大学生就业问题受到高度关注。2009年,宁夏将借助“政府之手”为大学生提供7900个工作岗位,组织1400名大学生到农村开展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工作,安排1500名大学生任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特设岗位教师,安排2000名大学生到企事业单位培训实习,安排3000名大学生到企业工作。北京将对大学生自主就业给予一定的补贴,对于毕业而未就业的北京生源学生,逐个登记并进行就业培训。福建宣布对从事个体经营的高校毕业生实行免收行政事业性收费、小额担保贷款等扶持政策,同时设立大学生自主创业担保基金,为需要担保的异地创业毕业生提供担保服务。

  补“短板”:社会建设全面提速

  湖南省政协委员汤恢焕在今年湖南两会上提交了《加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建设》的提案。他说,按“小病不出村,一般疾病不出乡,大病基本不出县”的发展目标,当地农村卫生服务网络依然存在四方面的困难。

  几天后,汤恢焕高兴地听到湖南省省长周强对全省人民的承诺:2009年,城镇居民医保参保人数达到1000万人,建设300所乡镇卫生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住院补偿率平均达4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门诊统筹试点县市达三分之一以上。

  医疗、教育、住房、低保……各地两会中,代表委员热议的民生话题,提醒各级党委政府,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仍然是发展中必须直面的“短板”。

  针对社会建设不足这一“成长中的烦恼”,各地两会传出的声音同样令人期待:全面提速社会建设,在深化改革中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据了解,2009年陕西省对教育的投入将达到261.75亿元,占全年预算支出的20.8%,为各项支出之最;计划花在社保就业上的资金为186.38亿元,这是除教育外第二大支出项目。陕西省社科院经济所副研究员王建康这样评价:“一个省花钱和一个家庭花钱一样,要把有限的钱用在刀刃上,分出轻重缓急。”

  住房是老百姓高度关注的议题。2008年上海将加快建立经济适用住房制度,开工建设经济适用住房达400万平方米。上海市人大代表张雅玉、高富林等建议,提高家庭收入线,扩大经济适用房的受益覆盖面,将暂时没有买房能力的年轻人的住房保障也纳入住房保障的考虑范围。北京将开工建设850万平方米保障性住房,为历史之最。

  与此同时,浙江宣布,将在基本生活保障方面,新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60万;在医疗保障方面,新增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60万,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425万,工伤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在教育方面,初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最低标准分别提高到550元和350元……

  “2009年中国经济的发展,需要更多地依靠扩大内需尤其是老百姓的消费需求。当前,民生领域存在的‘短板’很多,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通过深化改革来实现。”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张孝德说。

  张孝德表示,要扎实推进以保障民生为核心的社会体制改革,包括就业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医药卫生体制、教育体制等方面的改革,以促进生产和消费的良性循环,减少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发展不平衡,使改善民生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基础动力。

  面对空前的民生投入“大手笔”,参加各地两会的代表委员提出,要强化审计监督、行政监察和行政层级监督,实行审计情况通报制度,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群众和媒体的监督结合起来,使民生工程成为放心工程,真正在保增长中使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本文执笔:田雨;参与采写记者:张琴、代群、陈黎明、季明、肖林)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flash

更多关于 两会 就业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