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我国出现历史罕见大旱

  农业部启动最高级别的抗旱一级应急响应

  本报综合消息 旱!旱!旱!

  没有山崩地裂,没有惊涛骇浪,也没有熊熊火势,但这场无声无息的天灾已肆虐了4个多月!旱魔所到之处,秧苗枯死、土地龟裂、人畜干渴。灾害已经让全国近43%的小麦产区受旱,370万人、185万头大牲畜饮水吃紧。

  做好冬麦区抗旱工作,对保障夏粮生产,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日前,新华社记者分赴冀、鲁、豫、皖、晋、陕、甘等冬小麦主产省旱情最重地区以及农业部和中国气象局,采访报道各地和各部门的抗旱行动。

  农业部已于2日启动了最高级别的抗旱一级应急响应,先后派出4批16个工作督导组,推动抗旱措施落实。

  另讯2月4日,在全国天气会商会后,中国气象局副局长矫梅燕传达了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李克强副总理、回良玉副总理等中央领导在河南省委、省政府上报的有关材料上的重要批示精神。

  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指出,2008年11月下旬以来,中国冬麦区降水量明显偏少,旱情持续发展,加之入冬以来几次强降温天气过程造成旱冻交加,对冬小麦安全越冬正常发育造成严重影响。这次干旱持续时间之长、受旱范围之广、受旱程度之重也是历史少见的。

  胡锦涛总书记在批示中要求,加大对北方旱情严重地区抗旱工作的支持力度,克服困难,争取夏粮有个好收成。温家宝总理要求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组织动员一切力量落实各项抗旱措施。

  李克强副总理强调,河南省高度重视抗旱浇麦保夏粮实现好收成的工作,抓得很紧,希望能打好这场硬仗,请有关部门对小麦产区抗旱工作给予支持。同时,他要求有关部门认真做好落实工作,加大对北方严重干旱地区特别是小麦主产区的支持力度,为争取夏粮乃至全年粮食有个好收成加大投入力度,也是为今年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打下一个好基础。回良玉副总理要求,进一步推动抗大旱、促春管、夺丰收取得实效,千方百计实现今年农业的稳定发展。

  (综合新华社报道)


Powered By Google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