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干旱短期内有效缓解可能性不大

  预测

  干旱未走 小麦条锈病又可能大流行

  农业部6日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在全力打好抗大旱、保春管、夺丰收这场硬仗的同时,高度重视小麦条锈病等病虫防控工作。

  据农业部监测,受气候异常等因素影响,我国小麦生产上的重要病害小麦条锈病呈重发态势。专家分析今年小麦条锈病可能在全国大流行,防控形势异常严峻。

  截至2月5日,全国小麦条锈病已在7省(市)223个县发生,面积达1130万亩,比去年同期增加460多万亩。甘肃、宁夏等西北部分秋苗发病是1990年以来最严重的年份,四川、贵州等地发病明显重于常年。(新华社)

  影响

  干旱短期内有效缓解可能性不大

  我国首次启动Ⅰ级抗旱应急响应后,中国气象局昨日在京召开旱情专题发布会。气象局专家指出,从目前情况来看,中国当前的气象干旱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缓解的可能性不大,旱情将持续至3月份。在秋冬连旱之后,很可能会迎来冬春连旱。

  根据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的最新消息,截至目前,气象干旱已波及中国12个省份。全国作物受旱面积已达1.61亿亩,有429万人、207万头大牲畜因旱发生饮水困难。另据监测,旱情较为严重的9个省份的大米和面粉零售价格目前基本平稳,面粉批发价格略有下降。目前大范围旱情未对粮食市场造成明显影响。

  中国国家气候中心气候预测室主任张培群介绍,从中央气象台发布的最新旱涝分布图上看,四川东北部部分地区降水量偏少,处于中旱到重旱阶段,需要加强监控,防止旱情进一步扩大。

  呼吁

  民间环保组织呼吁:面对大旱 反思用水

  面对我国北方大面积发生旱情,一些民间环保组织认为,与数十年来北方水资源过度开发,造成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失衡有着重要关系。近日,绿家园志愿者、北京地球村、环境友好公益协会等十多个民间组织联合签名呼吁,在大旱之际,要反思人们对水造成的上海,调整不当的生活和生产方式,避免下一次灾害的发生。

  呼吁书中指出,当我们被干旱紧紧牵绊的时候,也应当看到,我们一直在误解水、错用水、虐待水、伤害水。为此,他们呼吁,在这举国抗旱的关键时刻,请大家从身边小事做起,善待水、善待环境,不仅仅是缓解这次大旱,也为了重建碧水蓝天。本报记者 张晓晶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flash

更多关于 干旱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