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兰州2月7日电 (记者 殷春永) 大旱时节,甘肃未免其难。6日,会宁县农民李忠热情地接待着前来调研的农业专家,面对现实的旱情,这位西北汉子称抗旱有“经”心不慌。
走进李忠的家,大门背后的墙角下堆放着19麻袋去年收获的玉米粒。这验证了他所说的“好收成”。殊不知,去年4至7月中旬,当地长期无有效降水,农民们依靠事先实施的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使“灾年”变成了“丰收年”。
这项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即在地表堆起大小双垄后,用地膜全覆盖,在沟内播种作物。这样,既集雨、保墒,还增产。李忠说,去年玉米亩产量由原来的400公斤增至700公斤左右。
记者乘坐越野车颠簸于会宁境内的山间川地,许多耕地已经起垄覆膜,在阳光的照耀下,塑料膜反光四射。会宁县自2OO6年开始引进这项变被动为主动的抗旱技术,2OO8年推广实施了22万亩农田,今年计划再推广50万亩,主要种植玉米。
为了推广这项技术,甘肃省政府以地膜形式给农民每亩补贴20元人民币。
会宁县十年九旱,年年春旱,对于旱情,此间农民甚至已“习以为常”,但是,近两年推广的全膜双垄沟播技术让农业官员和农民感叹“轻松了许多”。
通过实地测量,农业部小麦专家组成员、甘肃农业大学教授柴守玺指出,目前,会宁县冬小麦麦田旱情较重,入春以来,气温回升,土壤表层失墒很快。但是,地膜覆盖种植的冬小麦壤情、苗情相对较好。
记者采访获悉,多年来,会宁的抗旱办法还有兴修梯田、砂田、沟坝地,并根据降水情况“压夏扩秋”,增加马铃薯和玉米等作物的种植面积。
“夏粮不行改大秋,大秋不行改小秋。”这是此间针对长期干旱实施的种植结构调整。会宁县农技中心主任王彩斌说,如果今年旱情继续加重,他们将改种玉米、谷子等大秋作物;如果不宜大秋,将播种荞麦、小糜子等小秋作物。对这里的农民来说,虽然不能苛求风调雨顺,但他们还是希望近期能有有效降水,以减少抗旱劳动量,保障农业丰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