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花商没经验很容易赔本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07日16:18  云南网

  “前年,我们单位的7个同事每人拿出10万元,共同买了3苗当初价格坚挺的‘桃园三结义’。”大理市某金融单位的王先生说,兰花买到手以后,一般是拿到养兰经验丰富的同事或者职业花商那里“托管”,一边繁衍一边等有赚头时再卖出。记者调查下来,这种做法在花友之间很普遍。

  “再有钱的人,也很难眼睛不眨地甩出那么多钱来买花,所以说,一般那些一下就能吃下高价花的其实是一个团队。”曹先生的一席话让人恍然大悟。

  没经验很容易砸在手里

  “兰花又不是奥迪和悍马,哪里有那么多人来买。”听到记者关于“是否有大量江浙富人重金买兰”的问题,从上海来参展的温先生笑了。

  温先生是江苏盐城人,在上海做花生意,经常在滇沪之间来回跑。据他介绍,前几年的确有许多江浙一带的商人来云南大做兰花生意,但“自用”的非常少。一是因为兰花并非生活必需品和消费品,更不像名车、名表一样可以随人四处炫耀;二是兰花的种植有一定难度,许多气候不适应的地方拿回来很难养,必须借助温室。“江浙商人买名品兰花一般不多久就会倒手,没经验的很容易砸在手里。”

  “不追求高价,自己喜欢就行。”一对从扬州来的老夫妇廖先生和吴女士笑呵呵地说,他们一家三代人都非常喜欢兰花,家里也有一些名品。“我们那里的有钱人也爱养兰花,但没听说谁买天价花的。生意人本来就精明,除了特别酷爱的雅士,谁会拿种植难度不低的‘金叶子’(兰花)来开玩笑。”

  花絮

  假花托 拙劣演技很雷人

  大理国际会展中心外有一个院子,是一个自发的兰花临时交易市场,日前这里上演着一出出好戏。

  只可惜,“演员”不够专业——表情略显浮夸做作,眼神太过闪烁,没有表现出一个中年人在捡到便宜时那种激动的心情。这是记者前日看见第一个为卖假花者做托儿时的感受。

  “不是吧,这位大叔,你刚才不是穿着西装买了一盆‘梅瓣’吗?怎么现在又穿着皮衣卖起‘包草’来了?拜托你有点‘专业精神’好不好,两次行骗的地点怎么也要超过5米吧,口音最好也能换换。”

  迎面而来,又见一个“人才”。“哇,我还没说要买咧!”这位大娘就粗鲁地掰下2苗“奇花”塞到我手里,说100元钱拿走。“这就是您所说的辛苦种了3年的名花?我敢说您平时拣韭菜、掐蒜苗时绝对都要比这温柔。”

  随后,当遇见第3个“奇人异士”后,我彻底无语了,被雷得五迷三倒。

  这种情况幸亏没持续多久,就被鹤庆兰花协会会长带队的打假小组清理得七零八落。随着一个黑矮汉子含糊地大喊了一声什么,许多刚才叫卖得如火如荼的小贩们一下就作了鸟兽散,市场上冷清了不少,搞得连摄影记者取景拍图都有点困难。

  这个,也太……令人百味莫辨了吧!

  特派记者张楠(都市时报)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flash

更多关于 兰花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