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网陕西渭南2月7日电(记者陈钢)陕西关中地区东部的农业大市渭南,眼下正遭受历史罕见的干旱。记者2月7日在渭南采访了解到,由于近年来的田间配套设施投入不足、建设滞后,灌区大约100万亩农田“有水难浇”。
渭南市共有耕地820万亩,去年冬小麦和油菜播种面积约500万亩。由于去年冬天以来的持续干旱,目前全市农作物受旱面积380万亩,其中严重受旱117万亩,预留春播地缺墒面积120万亩。
记者从渭南市水利部门了解到,黄河、洛河、渭河均流经渭南市,全市境内有东雷抽黄、东雷二期抽黄、洛惠渠、交口抽渭四大灌区,水利条件优越。然而全市可灌溉耕地只有400万亩左右,除了地形复杂等客观原因之外,灌区末端的田间配套设施建设滞后是重要原因。
东雷二期抽黄工程,是陕西省十年前利用世界银行贷款、政府配套资金和群众集资共14亿多元,在渭南建成的大型抽黄工程,灌区田间配套工程共需106万亩,总投资2.65亿元。十多年来,东雷二期抽黄灌区田间配套工程基本没有专项投资,再加上当地政府、当地群众投资不足,大多只能利用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以工代赈、抗旱应急、续建配套等资金开展,目前还有30万亩左右尚未实施田间配套,黄河水引不到地头。
据渭南市政府统计,由于地方财力不足等原因,全市灌区还有大约100万亩耕地尚未实施田间配套,无法有效利用水利条件,减弱了抗旱减灾能力。渭南市政府办公室农业科科长马荣昌说,渭南市是陕西重要的粮、棉、油、果生产基地,但地方财力极为有限,仅够“保吃饭、保运转”,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希望上级部门今后能进一步重视田间地头“小水利设施”建设,加快灌区设施改造配套力度,提高农业地区抗旱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