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广州结构性缺工现象明显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08日01:29  金羊网-新快报

  ●携家带口急于找工

  李先生来自湖南长沙,在广州有一年的务工经验。他告诉记者,因举家至穗,今年的找工过程更煎熬,"先随便找一份工作,能安定就好"。

  ●一技傍身先看再说

  广西平南人谢先生31岁,因为揣着中级技能证书,他神色悠然,"不着急,先看看形势,广州一直缺技工,我的专业很抢手"。

  ●有后援不怕无工作

  "我从河南过来,先见识下吧,找不找到工作无所谓。"马同学来自河南郑州,因父母从商,对就业没有任何压力。他告诉记者,父母对他的交代是"钱不够用就汇,工作没有就回"。

  现场问答

  新入职薪酬人均降7%-8%

  记者:新入职人员1050-3000元/月的薪资现况,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无变化?

  张宝颖(广州市人力资源市场服务中心主任):2008年度的调查,与2007年同题调查所涉及人群、企业相似,结果具可比性。从初入职薪酬水平看,去年人均1160元/月,今天公布的数字是1050元,相差100多元,降幅在10%左右。但要区别的一点是,去年的结果没有技术级别的分类比对,因此,今年人均实际降幅估计在7%-8%,这个数据比较客观。

  广州结构性缺工现象明显

  记者:根据目前情况,是否能判断广州人力资源市场整体的缺工情况?

  张宝颖:人力资源市场的晴雨表是求人倍率。目前广州的数值是1∶1.04,依此判断,岗位供给有限,就业压力仍然很大。今年的行业缺工情况,制造业仍排在前位,但节后补工的总数比去年下降3%,影响了农民工的就业。从今天首场招聘会的形势分析,销售贸易、餐饮服务等行业基本与制造业持平,就业岗位比往年增多。

  和全国人力资源市场1∶0.8的求人倍率相比,广州的就业形势基本稳定,但因信息不对称造成的结构性缺工现象很明显。此外,几乎是一对一的供需比,已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外省农民工面临挤出效应

  记者:此前报道,节后有260万无就业目标的人盲目入粤,他们的就业形势如何?

  甘文传(广东省就业局局长):与广州市1人对应1.04个岗位相比,广东省的就业形势更严峻,求人倍率仅为0.8,这意味着有20%的求职者找不到工,再加上高等院校毕业生、本省经培训的农村劳动力——按照政府指标,今年将有120万此类人员转移出来,这必将对外省务工人员产生“挤出效应”。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flash

更多关于 广东 用工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