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脑还沉浸在紧张兴奋的情绪里,手里的台历却向我提示:省“两会”要闭幕了。这对我而言,不是解脱,而是失落。第一次跑省“两会”的我,喜欢上了忙碌充实的感觉,喜欢代表、委员们会上畅所欲言,喜欢与同事们并肩在会场征战。
会场上,代表、委员们竞相发言,上一位话音未落,下一位便抢过话筒,连掌声的时间都不留,就直奔主题,谈问题不留情面,提建议有分量、有见地。我心中暗喜:好多新闻点!于是笔在纸上龙飞凤舞,一场会下来,十几页纸上全是密密麻麻的字体。看着这些代表、委员们发言,或慢条斯理,或慷慨激昂,有的甚至手舞足蹈,我的心里就会涌起一番感动。拥有话语权的他们,不做沉默的“螺旋”,而是积极为国是、民生建言献策。促进江苏新一轮发展、支持中小企业应对金融危机、减轻中低收入人群就医负担、减轻中小学生负担、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每一份提案、议案里面,都有一颗关心国计民生的心。
紧张的会期,我这个新手却没感到一丝辛苦,因为辛苦被分担了。领导几句点拨,让我从繁多的素材中找到最亮的新闻点;同事几点建议,让我杂乱的思路得到有序梳理。“吃点东西再写稿,”“早点回家吧,路上小心”……听到这样的话,心里倍感温暖,期待下一次“两会”再奋战。本报记者 戚庆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