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访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副总经理曹广晶
决定蓄水到什么高度,是一个重大的决策,除了枢纽工程、移民安置要满足必要的条件之外,还应该从整体上,考虑到比如库岸的安全带来的影响等因素,稳妥、渐进地来推进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刘志明 | 湖北宜昌报道
2008年12月11日上午,在其办公室里,三峡总公司副总经理曹广晶接受了《望东方周刊》的采访,并就一些公众关注的话题进行了正面回应。
水位最高已到172.8米
《望东方周刊》:三峡工程建设目前到了哪个阶段?
曹广晶:三峡工程1993年开工,原来预定的总工期是17年,现在到了第16年年底了。除了升船机由于曾经存在不同意见,国家决定暂时缓建外,在原来初步设计中规定的三峡工程建设项目已经做完了。
三峡工程的开发遵循了16字方针:一级开发,一次建成,分期蓄水,连续移民。“一级开发,一次建成”就是从三峡坝址到重庆之间只修建三峡工程一级枢纽,所有枢纽建筑一次建成,没有后期再建的工程。“分期蓄水”就是随着工程建设与移民工程的推进,逐步把水位抬高,并可通过初期蓄水运用时水库泥沙淤积的实际观测资料,验证泥沙试验研究的成果。“连续移民”则指移民分批不分期,连续搬迁。现在,175米线下所有的移民工作已经完成。2008年的水位,最高已经达到了172.8米,已经接近175米这个最终的蓄水位。
《望东方周刊》:外界关注的是,蓄水到了172.8米这个高度后,没有再接着攀高,原因是什么?
曹广晶:我刚才讲过,三峡工程蓄水遵循“分期蓄水”的方针,就说明蓄水到175米是一个逐步的过程。虽然2008年,工程和移民已具备蓄水到175米的条件,但是考虑从156米到175米,这个跨度还是比较大,为稳妥起见,2008年就只是蓄水到172.8米。这是从安全、稳妥角度作出的一个决策。
《望东方周刊》:175米的蓄水高度,什么时候能够达到?
曹广晶:这需要国家批准。决定蓄水到什么高度,是一个重大的决策,除了枢纽和移民能够满足之外,还应该从整体上,考虑到库岸的安全及其产生的影响等因素,稳妥、渐进地来推进。
关于地灾防治
《望东方周刊》:试验性蓄水以来,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引人关注,请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曹广晶:从全世界范围来看,水库库岸发生滑坡是一种正常现象。三峡水库是一个典型的狭长条带型水库,蓄水到175米后,水库总长660余公里,如果连支流都计算在内,水库库岸长度约5300公里。国家先后投入了120多亿元对地质灾害进行处理。这种处理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治理,主要针对地灾影响区域人口房屋耕地较多、不易避让搬迁的地区;第二类是避让,针对地灾发生的风险较大,影响区域人口、耕地较少地区,生存环境和环境容量比较差的区域;第三类是群防群测,针对有人口居住,但地灾风险不大或不会突然发生滑坡的地区。
现在看来,这一方针非常正确,所有措施非常有效。整个蓄水过程当中,虽然也有一些崩岸与滑坡,但是没有人员伤亡。前几天国土资源部有一个统计,在2008年试验性蓄水过程中真正发生滑坡的,占的比例很少。
支流水质的变化
《望东方周刊》:三峡水库干流及其支流水质是怎样一种状况?蓄水前后有无变化?
曹广晶:三峡水库蓄水前后,干流的水质没有明显变化,干流水质都是二类、三类,属于非常好的水质。由于水库蓄水,水流速度减缓,一些泥沙沉积下来了,水的污染物质的含量比以前更少一些,因此从某些指标上看,水质甚至比原来还要好。支流有时会发生水华。水华的发生,是因为水体富营养化,导致水中的藻类在一定的温度、流速、光照条件下大量繁殖。它的发生一般是在春夏之交。现在各级环保部门、地方政府,还有三峡总公司,都开始重视这个事情。
至于解决水华问题,我想首先还是从源头做起。造成它的最根本的根源是水体富营养化。富营养化,这既有点源的问题,也就是集中的污染源的排放,也有面源的问题,面源主要是水土流失造成的土壤中的氮和磷流失到水中。所以要治理它,第一个是从源头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减少点源和面源的污染。
其次是破坏水华发生的条件,水华的爆发有其机制与机理,只有当水中的营养物质、温度、光照、水的流速等要素都达到临界点时,水华才会爆发。如果我们掌握了水华爆发的规律,在各要素到达临界点前,影响其中某个要素,这样就可以抑制水华的发生。这项工作现在我们已着手进行研究探索,并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果。
在监测预警方面,我们和中科院一起在一些支流上建立了生态观测站,另外还采取一些生物操纵的手段,比如有些鱼类会吃这种藻类,2007年我们就在离大坝比较近的一条支流---香溪河上放养了大量的花白鲢。
三峡工程与地震
《望东方周刊》:三峡周边每发生一些大的事情,如2008年初南方雪灾、洞庭湖的鼠灾,就会有人把它们跟三峡工程联系在一起,对于这些,你怎么看?
曹广晶:三峡工程影响力大,把这些事情和三峡工程联系起来容易吸引眼球。但是科学地讲这些灾害的发生和三峡工程毫无关系,2008年初的雨雪冰冻灾害,是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出现的极端恶劣气候,一个三峡水库是不可能有这么大影响的。而洞庭湖鼠灾的发生则主要是由于生态失衡引发的。
《望东方周刊》:2008年11月22日发生的秭归地震,跟三峡工程有无关系呢?
曹广晶:三峡水库自2003年蓄水后,监测到的地震频度有所增加。这种地震分为两类,第一类,因为三峡库区里有很多的岩溶洞和遗弃的矿洞,当水位提高后,水压增大,有些岩洞会坍塌。因为它离地表比较近,可以监测到较强的震感。蓄水之后监测到的地震绝大多数是由这种原因造成的。这种地震感觉比较明显但震级并不大,不会造成大的危害。
第二种是构造地震。构造地震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地球在不停地运动过程中,地壳的内部逐渐聚集能量,当能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释放,结果就是产生地震。构造地震的震源,都位于地表以下几公里、十几公里,或者更深。对于构造地震,水库有可能起到一个触发作用。
比如某个地区地壳受力处于一个临界状态,由于水库蓄水引起的压力变化促使能量提前释放。三峡水库蓄水以后,水位的高度最多增加100多米,增加的水压力对地下数公里的地壳产生的影响,可以说非常小,只能说能起到一定的诱发或者触发作用,而不可能是一个根本因素。全世界修了几十万座水库,现在得到的经验是水库诱发或触发引起的地震的量级,不会超过原来的构造地震的水平,这是全世界都公认的一个准则。
秭归地震的震源位于地下7.5公里,离库区比较近,如果这个地震属于构造地震,只能说水库的蓄水使它的能量提前释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