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亲人及战友回忆灭火牺牲的消防员张建勇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11日01:43  京华时报
亲人及战友回忆灭火牺牲的消防员张建勇
张建勇的工作证

亲人及战友回忆灭火牺牲的消防员张建勇
妻子始终不愿相信张建勇已经牺牲的事实。本报记者董世彪摄

  他戒了烟,想跟妻子要个孩子,但这成了一个美丽的梦。

  16天后,就是他30岁的生日,对于男人来说,三十而立,但他没能等到那一天。

  元宵节晚上,漫天烟花中,他冲进了浓烟烈焰中的火场,生死关头,他将呼吸器让给了别人,他倒下了,成为20年来北京消防总队在灭火作战中牺牲的惟一一名消防官兵。

  吸入有毒气体身亡

  在自己没有任何保障的情况下,他将自己的呼吸器让给了被困人员。

  2月9日晚8点27分,刺耳的警报声中,红庙消防中队作为辖区主管中队第一时间赶赴央视大楼着火现场。

  指导员张建勇担任前方指挥。红庙消防中队战士杨磊介绍说,当时火势迅速蔓延,火光冲天,滚滚浓烟已将整个大楼包裹,形势十分危急。大火是从大楼顶部开始烧起来的,他们到达现场后,张建勇带领9名战士坐电梯升至大楼顶部平台,当时火势已开始向下蔓延。杨磊说,张建勇命令包括他在内的5名战士下楼去找水带、水枪,不料这一走再也没能见到指导员。

  据朝阳消防支队介绍,当时火场到处弥漫刺鼻的气味和呼入即造成生命危险的有毒气体,浓重的烟雾使官兵根本辨不清前进的方向和道路,为搜索和救援工作带来很大困难,官兵只能在摸索中前进。

  此时,张建勇发现火情已无法控制,迅速命令官兵往下撤,同时将官兵集中在一起,确保大家互相照应,尽快脱险。战友们整理张建勇遗物时,发现由于现场烧熔的可燃物不断向下滴落,他佩戴的头盔竟有20多斤重。

  消防部门提供的材料称,下撤过程中,张建勇了解到14层有人员被困,即带领5名战士进入14层,发现被困人员。张建勇强调,“不管怎样,我们一定要把被困人员带下去。”当时,被困人员因吸入过量毒气生命垂危,张建勇在自己没有任何保障的情况下,将自己的呼吸器给被困人员戴上,自己却因吸入大量有毒气体昏倒。

  昨天凌晨,张建勇被送到医院后不治身亡。

  戒烟想要个孩子

  战友说,“当天中午,他对着镜子刮鬓角,我还跟他开玩笑,说他臭美。”没想到,晚上,他被担架抬了出来。

  红庙消防中队29岁的消防战士李永学和张建勇是相处多年的老战友。

  昨晚7点多,李永学勉强用过晚餐,独自回到宿舍。一天一夜没有休息,他的眼中布满血丝,对他来说,10多年前的场景历历在目,“我和指导员是同一年的兵,入伍第一天,我们就在一个班,我们平时是最好的朋友。”

  张建勇给人最深的印象是为人热情,李永学说,训练中遇到困难,张建勇总会头一个帮助他。在新兵训练结束前,两个人成了无话不说的朋友,“当时我们都是怀揣理想来到军营,张建勇告诉我,他很想考军校。”

  2000年,张建勇考入了公安消防部队昆明消防指挥学校。这段时间,他们分开了,但一直保持着联系,直到去年10月,两人先后来到红庙消防中队,又重新走到了一起。

  在李永学眼中,张建勇是个对工作一丝不苟的人。平日带队训练,给战士下达任何标准他都会身先士卒,“今年新兵下队时,他看见有的新战士脚扭伤了,晚上就到宿舍为战士揉脚。”

  “在队里,我们一个是管理者,一个是被管理者,但一到休息的时候,他便会拉着我去他家里一起吃饭。”李永学说,张建勇平时爱抽烟,但他最近说觉得自己岁数不小了,想跟妻子要个孩子,要强制自己戒烟。

  前晚9点,李永学接到命令赶到现场,当时他的任务是在外围负责照明,当看到指导员被担架抬出来时,他整个人都蒙了,“中午看他对着镜子刮鬓角,我还跟他开玩笑,说他臭美。”

  岳母眼中的好女婿

  岳母说,因为是元宵节,他中午回家待了两三分钟,又匆匆走了,那是他们的最后一面。

  张建勇的妻子高燕是朝阳中医医院护士。她是昨天上午8点多下了夜班准备回家才得知丈夫牺牲的噩耗。

  昨天下午,被安排住进附近一家酒店休息的高燕神情恍惚,始终不相信丈夫已经离开。一名照顾她的消防工作人员说:“高燕总是小声说着,张建勇什么时候回来?”

  高燕说,丈夫是一个不计较个人得失的人,平日里很少休息,多数时间都在队里,“他很孝顺,对双方父母都很好。”说到这里,高燕失声痛哭。

  一直陪在女儿高燕身边的母亲王玉兰回忆说,2007年9月9日,在朋友撮合下,高燕跟张建勇登记结婚。提起第一次见这个女婿的情形,王玉兰用了这样几个词:踏实、实在、勤奋。

  王玉兰说,因为工作原因,女婿多数时间都要待在队里,但他每天都会给家里打个电话,虽然每月只能回家一两次,但一到家就会张罗着下厨做饭,收拾家务,给家人讲队里发生的故事,“吃完饭,他总是抢着刷碗,我们知道他工作辛苦,都不让他干活。”

  “2月9日是元宵节,当天中午他还抽空回了一次家,告诉我他最近比较忙,当时他只待了两三分钟,就匆匆忙忙走了,没想到晚上就出事了。”王玉兰说。

  本报记者王鹏昊苏季欧钦平


Powered By Google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