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几经周折,2月9日晚7时许,课题组的曾经成员之一周立涛(化名),终于开口。
“我们其实也是受害者。”在长达三个多小时的录音谈话中,他反复强调这句话。
李连达院士课题组,是浙大药学院下属的课题组,近日来正处在“造假”风暴眼的中心。该课题组的成员总数目前为13人左右,其中,负责人为李连达院士,位列第二的负责人是副教授吴理茂,还包括10名博士和硕士。早先的成员贺海波(副教授)已被开除。
2008年10月16日,贺海波曾经的导师戴德哉给浙大写信举报贺海波的论文抄袭行为。11月13日,浙江大学迅速做出调查结论,并撤销了贺海波的副教授职务和任职资格。
日前,举报人祝国光已经提出了更多的证据,包括没有贺海波署名的另8篇涉嫌学术不端的论文,直指李连达院士在内的若干相关人。
此前浙大给本报记者发来的调查报告称,贺海波向浙大提交的检讨书中,承认了论文剽窃、一稿二投、擅署他人名字、擅署基金支持、捏造知名专家帮助修改英文等事实。但贺均称这些为个人所为,课题组其他成员并不知情。
当本报记者2月10日到这个课题组的实验室时,门口的人员执勤表上,贺海波一栏已经被撕去,而李连达院士和吴理茂的名字后面都挂着“外地”两字,只剩下一排学生的名字。作为另一个实验室的主要负责人之一,吴理茂人目前在美国。
“我都不知道自己是谁的学生”
“我们默认的导师其实是吴理茂。”周立涛讲到这一点,声调突然高了起来。
他在报考浙大医学院的时候,就冲着李连达院士的名声去的。
入学至今,他只见过李连达院士两次,一次是在开学典礼上,一次则是同课题组的博士生牛泱平的毕业答辩会上。
日常应该由课题组长负责的事宜,基本都由吴理茂“代理”。周立涛发现,包括在李连达院士名下学生的学术进展和实验经费等必须由课题组长过问签字的项目,基本也是由吴理茂代替李连达院士完成。在周立涛的印象里,实验室的每一分钱都会由吴理茂签字,吴理茂也经常当着学生的面签李连达院士的名字。
考进来之后课题组实际负责人换成了吴理茂,让周立涛觉得有被欺骗的感觉。虽然他知道吴理茂经常会向李连达院士汇报,但他还是“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谁的学生”。
在进来之后,周立涛才知道,本校的学生都知道实际是吴理茂负责这个课题组,所以报考之人寥寥。
“我们刚进去的时候,吴只是一个讲师,讲师是没有资格带博士生的。”
数年后,吴理茂的职务有所变动,升任为副教授。
据周立涛回忆,他在课题组的数年内很少机会被指导做试验,也没有被要求参与任何论文的写作。“我们看到贺海波做实验,都很眼馋。但是吴理茂从不进实验室,我们有时候只好自己硬做,做不出也没办法。”
在数年的学习中,周立涛们被要求每天8点半到实验室,练习动物注射试验。而在每周可以见到“实际导师”吴理茂的周会上,吴理茂强调最多的却是实验器材的干净与否以及学生们有没有及时下载国外学术期刊的全部文章。
“我们开会的流程先是贺海波汇报他一周做了什么实验。然后就是实验室的技术员发言,说哪个负责打扫卫生的学生本周没有打扫干净,需要再做一星期。最后就是问问我们该下载的论文全部下载了没有。”周立涛伸出手向记者比划了一下这些论文的厚度,每周需要下载的都是一整本国外期刊,“所以我们干这个也很辛苦”。
但吴理茂从没有告诉博士生,这些论文下载是派什么用场的,也没有博士生敢问。周立涛只知道,在贺海波来之前,这个课题组很少能在国外主流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但是贺海波来了之后,数量突然“井喷”。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