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第26次南极科考队齐聚亚布力集训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11日03:41  新晚报

  哈尔滨新闻网讯(李俊杰 记者 任清海)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就在中国第25次南极科考队在南极开展科考工作的同时,中国第26次南极科考队队员的选拔和培训工作已在国内展开。日前,30多名来自国内测绘、气象等行业的科考备选队员齐聚哈尔滨市亚布力,开始了为期6天的集训生活。

  据黑龙江测绘局极地测绘中心主任吴文会介绍,参加这次集训的是第26次南极科考越冬队预选队员,队员当中有两人来自黑龙江省,分别来自黑龙江测绘局和省气象局。此前,黑龙江测绘局参加南极科考队最多的是王连仲,他已是3次参加南极科考,目前,他仍在南极中山站开展科考工作。

  曾两次参加南极科考的吴文会主任日前赶赴亚布力,他是本次集训队的教官,任务是负责为队员们讲解GPS定位仪器的野外使用方法。据吴主任介绍,此次集训从5日开始,队员们要接受野外宿营、野外自救、滑雪、爬山及体能等方面的训练。

  据介绍,对于科考队员来说,在南极,真正的考验是冬天。超过50天的茫茫极夜,让“越冬”成为科考队员一种无形的压力。在选拔南极越冬科考队员时,候选队员通过评估、体检等一般考查后,要由心理医生进行现场行为观察与评估,包括冰中脱险、结组攀登、雪地露营、挖雪洞雪沟、GPS定位等一系列的训练。接着是心理测验,测试题目包括抑郁测试、焦虑测试、个人风格特点测试等,既评估心理水平,也考验耐心。最后是单独谈话,主要了解去南极的动机、意愿、工作经验等。

  据介绍,在南极,队员可能会遭遇“越冬综合征”,出现抑郁、焦虑、失眠等症状,包括难以集中注意力和一些诸如发呆的症状。一些越冬队员在进入极夜一周后就“蔫”了,这时候如何度过心理难关非常重要。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心理医生会制定详尽的心理干预方法帮助队员。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