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牛年首场招聘会现就业市场新走向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11日04:29  哈尔滨日报

  本报记者 汤文学 张巍

  虽然全球经济危机的寒流,并未给哈尔滨的就业市场带来大风雪,但其带起的强大气漩还是波及到哈尔滨市今年的就业风向。作为牛年开年的第一场大型综合性公益招聘会,昨日在哈尔滨人力资源市场举行的“2009春风送岗位”招聘会,已经显现出今年哈尔滨市就业市场的一些新走向———企业压缩招工计划,提高就业门槛,“避险保底”;应聘者,尤其是大学生,早入手,降身价,“骑驴找马”;在职者珍惜岗位,不轻易“跳槽”。

  图稳当,农民工春节前后不“跳槽”

  年后,农民工是就业的“主力军”,而今年农民工就业市场“僧多粥少”,竞争激烈。这使得往年员工流动量较大的宾馆、饭店等服务行业,更多的员工选择了当“回头客”,年后主动回到人头熟、工作熟的原单位就职。

  按惯例春节后是抚顺街劳务市场最火的时候。今年的情况大不相同,前来招工者比往年大大减少,而求职的明显增多。据介绍,求职危机感使得今年春节前后“跳槽”的人减少,直接带来用人单位人力稳定,新需求量减少。

  据市人力市场姜有志科长介绍,以用工量较大的搬家公司为例,每年年前,力工们放假回家,有相当一部分“一去不返”,节后“跳槽”去了其他行业,往年年后搬运工流失率高达60%以上。今年,迫于就业压力,有的力工担心失去工作,春节干脆不回家,有的过了初五马上就返回原公司继续工作,还有的节后带回来一批亲戚朋友一起求职。搬家公司人员基本饱和,不用再招新人。

  对于就业岗位饱和的情况,帕弗尔饭店负责招工的夏经理说,宾馆普通服务员以来自农村的女孩子居多,往年,一些服务员在取得一些工作经验后,次年会“炒”了原单位,选择工资更高、工作环境更好的单位另谋高就,造成了服务员流动率达30%左右。今年,服务员流动率仅在10%左右。

  为避险,企业聘人更谨慎

  虽然哈尔滨是内陆城市,不像沿海和南方城市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那么大,但哈尔滨市很多企业为了应对不确定因素,压缩招工计划,力图以最低生产人数达到最高的生产效果。一些加工企业甚至不惜给现有工人加薪,将原来三班倒制改为两班倒,以减少用工量,避免裁员。

  今年的就业市场形势是就业基数较往年有所增加,而岗位需求不增反降。这使一些用工企业可挑选余地增大,原来10人应聘的岗位,现在有30人来应聘;一些初中生能干的活儿,现在招高中生;原来能干就用的岗位,现在要权衡应聘者的工作经验、业务素质以及学历等多方面因素。无形之中,企业在提高用工门槛,特别是一些加工类企业对于应聘者的实践经验、技能、学历的要求相对提高。

  在招聘现场,记者了解到,企业为降低运营成本,对于基础岗位也分级。像文员、服务员、工人等岗位都设立了助理、见习助理等职位。据现场一家企业的招聘工作人员介绍,这样分级后,等级不同待遇不同,这样可以大大减少企业的运营成本。

  从“低端”干起,大学生求职“骑驴找马”

  招聘现场,记者发现,随着就业形势的严峻,许多大学生的择业观念变得更加务实,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已经肯于先从“低端”工作做起,积累经验,磨炼自己,寻找新的机会。

  毕业于哈师大电视编导专业的小王被一家四星级酒店聘为前台接待员,她表示:“虽说宾馆前台接待与所学专业不对口,但可以丰富阅历,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如果把工作比做驴,把好工作比做马,那么我现在就是先骑上‘驴’,边朝前走边找更适合自己发展和专业对口的‘马’。”

  某健美学校负责招工的左经理介绍,春节后,这所学校计划招聘包括总经理、副总经理在内的15个岗位20余人,招聘广告在劳务市场贴出才两天,已经有80多人上门应聘,其中,75%为本专科毕业生,绝大多数大学生应聘的是接待员、收银员等“低端”职位。而以往这样的岗位应聘者本专科毕业生的比例只能占到30%。今年,许多大学生都开始接受“骑驴找马”的就业现实。

  签约少的背后:用人单位条件应求实,求职人员不能追求一步到位

  昨天的招聘会,共有260余家单位入场招聘,提供岗位13690个,入场求职者8000余人,但仅有1612人签订意向性协议。

  记者在招聘现场看到,一家加工企业不到两小时就招满了20名女工,而另一家企业招聘开叉车女工,要求的年龄条件为30周岁以下、学历不限,但最终未招到合适的人选。

  据市人力市场职业介绍指导部丁超介绍,有些用工单位开出的用人条件过于苛刻,是造成招不到人的主要原因。而就业观念陈旧,也使部分应聘者放弃一些工作岗位。比如,叉车女工岗位要求低,很适合农民工。而随着城乡差异的减小,年轻一代农民工大都接受过高中教育,他们喜欢应聘服务员、导购员等有假期、有提成的岗位,对枯燥的叉车工“不感冒”。

  招聘会上,有不少陪着甚至是“领着”孩子来找工作的中年人,有的中年人自己来的,但专门奔着招聘年轻人的岗位咨询,这些“家长代劳”求职者签约的尤其少。市人才市场总经理赵树智表示:真正让我们感到的“寒冷”,不是金融危机带来的,而是家长们给孩子定的高不成低不就的就业观。有些家长总想给孩子找一个一步到位的工作,一找就是一两年。孩子在家闲着,与社会脱节,即便找到好工作也难以胜任。应该让孩子尽快融入社会,甘于从底层干起,如果是人才,很快就会“出头儿”。“骑驴找马”总比“走路找马”找得快。毕竟用人单位更喜欢骑过“驴”的人来驾“马”!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