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绵阳:文化重建将投入百亿元

  本报讯 (记者 何玉文李晓东)昨(10)日,绵阳芙蓉溪畔的李杜祠工地一片忙碌,这座全国唯一的李杜合祠灾后修缮提升改造工程预计9月竣工。

  李杜祠修缮提升改造工程只是绵阳灾后文化重建众多项目之一。绵阳推动精神文化家园与物质生活家园同步建设,按规划,该市将在3年内投入上百亿元,恢复重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网络、文化基础设施、广播电视、公益出版机构,涉及项目6500多个,包括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网络;国家级北川地震遗址博物馆;各区市县广播电视系统;市、县两级文化馆、公共图书馆;公益出版发行机构;276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1200余个村级文化活动室等。还规划了中国蜀汉文化城、科技城文化艺术中心、科技城出版社等一批重大文化新闻出版建设项目。

  文化重建完成后,绵阳将实现每个乡镇有一个文化站,每个村或者社区有一个文化室,公共文化设施整体水平较震前大幅提升,形成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在文化重建中,绵阳特别重视民族民俗遗产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将高起点打造北川地震遗址博物馆,建设4个地方戏曲剧团,并投入1.7亿元进行少数民族遗产文化保护,在北川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羌民族博物馆,建设非物质文化传习所5个。同时还筹划建设以北川为中心的羌文化生态保护区。

  目前,北川、安县等9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已开始施工;云岩寺、七曲山大庙等受损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抢险加固和维修重建工作已启动;绵阳市新闻大楼动工建设;全市过渡安置区已全部建立文化活动室。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