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他差点儿因体检没当上兵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11日06:53  沈阳网-沈阳晚报

  

他差点儿因体检没当上兵

  家人观看电视才了解了一切

他差点儿因体检没当上兵

  张建勇穿着消防服装拍婚纱照

他差点儿因体检没当上兵

  这是张建勇夫妻的小屋

他差点儿因体检没当上兵

  张家小院

他差点儿因体检没当上兵

  当兵时的张建勇

  2月10日3时许,北京市朝阳消防支队红庙中队指导员张建勇在扑救央视新址大火时,因吸入过量毒气英勇牺牲。据了解,张建勇是从沈阳参军入伍的。经过辗转查找,当日19时许,记者找到张建勇父母所在的沈阳市沈北新区黄家乡鲍岗子村,详细地了解了英雄张建勇成长的经历。

  他高中读书时成绩特别好

  根据北京媒体报道,记者获悉张建勇是从沈阳参军入伍的。

  随后,记者与沈阳警备区参谋长、沈阳市国防动员委员会秘书长、征兵办公室主任王辅东取得联系,寻找帮助查找当年参军信息。1小时后,沈北新区黄家乡武装部部长李成杰确认在扑救央视新址大火时英勇牺牲的张建勇是黄家乡鲍岗子村人。当年,张建勇参军入伍时,就是李成杰负责政审、体检,并送走的兵。

  当日18时30分,记者在沈北新区新城子武装部见到了黄家乡武装部部长李成杰。对于张建勇参军入伍时的情况,李成杰仍记忆犹新,“他是1998年12月份参军入的伍。当年报名时,是他爸和他叔带着他一起来的。报名参军的青年在乡里体检时,张建勇不知道信儿,没检上,差点当不上兵。第二天,在区里体检时,张建勇叔叔得知信儿后带着他去体检,结果一检就检上了。在考查过程中,他人对他的评价特别高,这孩子老实、本分、孝顺,不但身体素质好,而且高中读书时学习成绩也特别好。”

  当兵选择到最危险的地方去

  在李成杰部长的带领下,记者摸黑驱车赶往张建勇父母家。从新城子武装部驱车沿203国道向南行驶半个多小时,车一路颠簸开进黄家乡鲍岗子村。李成杰部长告诉记者,张建勇的父亲叫张铎,原来曾是鲍岗子村支部书记。张铎家还有一个女儿,叫张建丽,今年32岁。

  张建勇父亲的家就在村头右手侧一条小道最里面,这是一幢普普通通的砖瓦房,屋内物品十分简陋。张建勇的亲人们都闻讯赶来了,希望能得到张建勇的更多的消息。只是家中不见张建勇的父母。张建勇的三叔张洪告诉记者,昨日15时,北京消防部门派人过来将大哥和大嫂(指张建勇父母)接走了。

  据了解,张建勇在鲍岗子小学就读,中学在黄家中学就读,高中时在新城子新一中上学。张洪告诉记者,张建勇学习特别好,毕业成绩年级考第一名。高中毕业后,张建勇没有参加高考。“张建勇他有理想,他和我说,他想当兵去部队,然后再考军校。”当年参军时有三种选择,进西藏去当兵、到东北某陆军当兵、最后一个是到北京当消防兵。“当时进西藏的兵源都已经确定完了,张建勇就选择了当最危险的消防兵。”

  从小就是弟、妹学习的榜样

  张建勇进入部队第二年就考上了云南昆明消防指挥学院。2002年,大专毕业后,张建勇便回到了北京市朝阳消防支队红庙中队任指导员。张建勇的亲人告诉记者,张建勇在部队干得特别出色,各种荣誉证书厚厚一大堆。张建勇惟一留在家中的一张奖状笔墨仍在,“张建勇同志,在二○○八年奥运消防保卫工作中表现突出,荣立个人三等功。北京市朝阳区公安消防支队委员会,2008年11月20日。”张建勇的亲人告诉记者,这是张建勇在过年前回家探亲时捎回来的。

  张建勇堂弟张建军、堂妹张岩岩均与其年龄相仿,从小特别要好,总在一起玩。张建军说,建勇大哥从小就特有哥样,处处都让着我们,护着我们。张岩岩说,建勇大哥学习特别好,文笔特别好,作文写得特别棒,是我们这些弟弟妹妹学习的榜样。就在张岩岩考上沈阳大学英语专业时,张建勇经常打来电话鼓励妹妹好好学。在张岩岩毕业寻找工作时,张建勇还多次打来电话询问妹妹要不要到北京去发展,他可以帮忙找工作。

  消防兵有事就得向前冲

  走进张家西屋,一张大大的结婚照悬挂在正面墙壁上,照片上的新郎张建勇身着消防服与新娘幸福地依偎在一起。张洪告诉记者,建勇工作忙很少回家,一年也就只能回来一次,这个屋子就是张建勇临时回家的住处。

  张洪告诉记者,新娘子高艳是北京人,是一名护士。经别人介绍,建勇和高艳认识了。在相处了不到一年后,2007年9月16日,建勇和高艳回到老家办了婚礼。在拍这张婚纱照时,建勇就舍不得这身军装,穿消防服装照的。到现在为止,两个人一直都没有要孩子。

  19时20分许,当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出“在扑救央视新址大火中,有6名消防官兵受伤,一名消防官兵牺牲”消息后,张家人顿时醒悟。张建勇的老姑张桂华告诉记者,四五年前,建勇在回部队的路上看到一辆小轿车突然着火,上前一看,车内还有人,而且有个男的身上着了火,他奋不顾身地把“火人”救了出来。“今年过年全家吃饭时那孩子还和我提起过这件事儿,他对我和他姑父说:‘咱不能当逃兵,我是这里的领导,咱得建功利业,有啥事儿,咱得往前冲。’”说到这儿,老姑已是声泪俱下。

  回家总不忘给亲人带东西

  张建勇的奶奶吴崇侠已是满头白发的老人,两眼哭得红肿,“我可是从小看着我的乖孙子长大的啊,那孩子从小就和我很亲。我的孙子啊,从小体质不太好,三天打针两天吃药的,这孩子就老实,懂事乖巧,从来不打架、不骂人的。我和他爷爷一直都很稀罕这孩子。”说到这,老太太又流下了伤心的泪水。

  谈到自己的侄子,张建勇的大姑哭得已经泣不成声,“我的侄子是个仁义的孩子,这孩子很是孝顺,不仅对他的父母孝顺,对他奶奶,对我们这几个姑姑、叔叔都孝顺。”大姑张桂文对记者说,建勇向来很朴素,从来不多花一分钱,刚上部队的那年春节,建勇还用刚刚挣到的工资给全家人买了礼物。“这孩子每逢过年过节回家,咱们一家人都会聚在一块儿,孩子也每年给我们带很多好东西,还给他奶奶不少钱,来报答奶奶。”

  本报记者 王立军 实习生 温济聪

  本版摄影 王大局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