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北汽零部件产业规模明年将逾百亿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11日08:56  北京日报

  ■本报记者 王刘芳

  自从挂帅北京海纳川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之后,刘毅男的工作节奏就变得格外紧张。这位参加工作30年的老北汽人觉得,在海纳川挂牌这一年零一个月以来,他出差和开会次数远远超过了前29年的总和。

  海纳川发展得太快了。作为北汽全力打造的零部件产业平台,海纳川在北京汽车工业大发展时期破茧而出,当年挂牌,当年盈利,当年分红。到明年,海纳川将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成为北京汽车工业的又一个亮点。

  去年北汽零部件企业新增8家

  纵观国内外汽车行业,实力强大的企业集团无不拥有同样强大的零部件生产配套体系。北汽多年稳坐国内汽车行业前五名,旗下有四大整车企业拥有国内汽车行业种类最齐全、档次最完备的产品线,但其汽车零部件产业却尴尬地排在行业30名之外。

  零部件跟不上,必然要吃亏。要算清这笔账并不难:目前国内大型汽车集团的零部件自给率在50%左右,去年北汽的整车制造共实现销售收入700多亿元,零部件采购额超过500亿元。如果自给率达到50%,就能实现250亿元的销售收入。但实际上,北汽零部件产业去年的销售收入仅有43亿元,自给率不到10%。

  凡事都有两面,零部件产业的巨大差距,也让北汽看到了巨大的潜力。2007年,北汽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与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共同出资10亿元设立海纳川公司,其中市国资公司出资4亿元。有了钱,北汽马上行动。过去一年间,海纳川共与李尔电子、德尔福空调、丹东曙光、许昌远东等国内外知名企业携手,成立了8家公司,并整合了北汽系统内原有的优质零部件资源。截至去年底,海纳川旗下的零部件企业总数已达23家,销售收入及利润增幅双双突破50%。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近10家全球500强企业助力北汽

  每个月刘毅男都会腾出半天时间,放下所有的工作,去开一个由北汽“四厂一院”的老总们参加的联席会。“四厂一院”,指的是北汽旗下的四大整车企业和北京汽车研究总院。在每月一次的例会上,整车企业会通报近期的零配件招标采购计划和下一阶段的研发重点,负责北汽的自主品牌——“北京”牌乘用车研发的北汽研究院也会提出自己的零配件配套需求。海纳川将根据这些情报,组织生产研发。

  以前北汽的零部件企业是很难得到这些情报的,因为无论比质量还是比价格都没优势。但海纳川的出现,改变了这种窘境。从一开始,海纳川就确立了一个高起点——合作对象要么是全球500强,要么是国内前三甲。目前,已有近10家全球500强企业与北汽签约,强大的合作伙伴带来了具有领先优势的产品,海纳川也自然而然地获得了整车企业的青睐。

  明年海纳川要进行业前10名

  在大兴采育,一座占地470亩的零部件产业园已经动工兴建,北京模塑、李尔公司的厂房也已破土动工。在顺义杨镇,北汽主导的另一座零部件产业园建设也同步启动。两大园区南北相望,成为北汽打造零部件产业链,扩大零部件资源的根据地。以此为起点,北汽的零部件产业将进军环渤海经济区,辐射全国,走向全球。

  目前海纳川的零部件产品已涵盖汽车座椅总成、内外饰、热交换、电控模块及底盘等五大系统,它们全部是附加值最高的产品。在外埠市场开拓方面,海纳川已经取得了突破。去年下半年,长城汽车与北汽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目前该公司正在对海纳川的零部件工厂进行考察,并计划将其纳入自己的配套体系。这将是海纳川争取到的第一个非“北汽系”大客户。

  据透露,海纳川今年的目标是实现销售收入53亿元,同比增幅超过20%;到2010年,海纳川的销售目标要达到100亿元,行业排名进入全国前10位。那时,海纳川旗下将出现3至5家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的企业,5至7家利润超过5000万元的企业。RJ042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