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专家称北方旱区灌溉方法浪费水源亟待改进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12日01:05  21世纪经济报道

  在气象学界看来,此次北方持续100多天的旱情,可以理解为“干旱地区出现了比往年更加干旱的状况。” 江苏省政协委员、省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主任江志红认为,总体上看,本次北方干旱地区降雨量相比以往同期偏少五成以上。

  “旱一片,涝一线”,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因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所有自然灾害的70%,其中旱灾造成的损失高达50%。

  农业及气象专家强调,建立先进的气象灾害预警机制,加强灾难风险评估尤其重要,然而更重要的在于各地的高度重视和科学的应对之策。

  灌溉之法亟待改进

  河南焦作市农民王保金在正月里就赶回家,因为帮他种地的邻居打电话说“忙不过来,水太少,一定要帮忙,否则会颗粒无收”。

  王保金说,以往会在秋天播种小麦,等待发苗之后适当灌溉,接下来的空闲时间直到春天,他会在南京浦口区打工。“如果立春前后下场雨,我就知道今年田里没事了”,王保金说。可是现在,干旱已经持续了3个多月。

  江苏绿保生态研究所所长王长军表示,春雨贵如油。尽管部分地区已有少量降雨,但这无法解决根本问题。

  王保金的生活,反映出大多北方农民“靠天吃饭”的常态。

  至于冬小麦发苗之后的灌溉,对王保金来说,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靠生产队抽水,从泵站经渠道进入田间;另一种是自己挑水,用盆浇水。

  抗旱水源,除旱区水库蓄水、黄河长江淮河水利工程以及天降雨外,大都来自地下井水。旱区各地开动机电井126万眼,泵站2.31万处。

  回老家已经有一个星期了,王保金所在的生产队已经打了深井,“井里接出了粗粗的水管,直接往田里浇水,水龙头然后放在田里慢慢渗,只要田里都湿了就换到另一家继续”。

  中国农业气象与生态学会主任申双和教授表示,这是最浪费水源的灌溉之法,普遍存在于北方旱区。

  根据国家防汛抗旱指挥部的消息,这次干旱暴露出我国北方农田水利设施的废弃或年久失修。但要在短时间内改变这样的灌溉之法很难。

  另一个方面,当前小麦处于春化复苏阶段,王保金的灌溉之法,违背了“春麦怕尺水”的农谚。

  “这时需要的是‘浅水保苗’”,王长军表示,需要的是施肥,不适宜搞帮扶式样的“泼浇”以及大规模的喷灌技术,“能够湿润就可以了,水不能多,最好的办法是从田间的陇道慢慢渗。”

  但在王保金看来,顾不上这些了,“有水比什么都好,越多越好。”

  大规模的打井背后,带来的是可能的地面沉陷以及“井水盐分高,易使得土壤板结。”因为“在哪里打井、打多深的井、打多少井”,这些并没有一个整体的规划与科学论断。

  受访的多位农业学者强调,如果小麦因为干旱而无法施救,一定要及时改种“大豆、玉米、土豆”等抗旱的农作物,力争做到“减田不减收。”

  王长军指,小麦亩产目前大概在800斤左右,以国家收购价看在680元上下;改种土豆,亩产3500斤左右,亩收在700元左右;青玉米亩产1500斤左右,亩收大概在750元;大豆亩产800斤左右的毛豆角,亩收大概在560元。

  干旱预测之难

  “中国目前只有监测,没有针对干旱指标做预测”,江苏省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主任江志红表示。

  干旱指标预测,属于气象学上的大尺度预报范畴,这是一个世界难题。

  “河南、山东、河北、甘肃等地区上空的云明显较少,水汽下不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台一位研究者表示。 根据1月至今早8时的风云卫星拍摄的红外和水汽图像,在1个多月的时间内大多数时间显示华北等地上空的“云少或没有云”。

  该大学大气科学院去年就发现了一些可能导致干旱的异常。“去年冬天的寒流与以往不一样,来得快去得快,短短一个晚上往往出现10多度的降温,这种尺度的变化异常。”

  江志红教授表示,近4年来,中国降雨结构出现较大的变化:出现强降雨的几率增多,而“小雨、毛毛雨”明显减少,有的地方甚至完全停止。

  作为农业学者,申双和教授提出警告:北方干旱地区的领导,要做好连续5个月不降雨的“最坏打算”,万不可寄托于天。他担心旱情严重的部分地区,会出现秋冬春联旱。

  申表示,全球变暖气候背景之下,频发的极端气象事件不是个案,而是一个趋势。很多气象专家已将视野转至拉尼娜现象。若这一现象增强形成趋势出来,则可能会导致我国春夏来自太平洋的暖湿气流不活跃,从而减少春季的降雨量。

  1月在南京召开的全国气象局长工作会议上,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提出,中国近期要在10-20天左右的中尺度天气预报中进行研究和突破。

  人工增雨:不可夸大效果

  在抗旱过程中,10多省份选择人工增雨,以缓解干旱天气。

  然而,学界已逐渐远离这一研究。

  究其根本原因,在于人工增雨的效果检验问题。“在人工增雨的一些论文中,我经常会为他们降低格调”,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教授余志豪表示。

  早几年,气象学者经常与气象业务部门联合研究,希望获取人工增雨作业中的一些数据。然而,这一联系目前处于停顿状态。

  人工增雨,从理论上看,是当下雨达到临界状态时,由人工使用催化剂,使得成雨的几率增大,形成降雨。

  “人工增雨有个前提,就是要有带雨的云层出现的时候、有降雨的条件形成的时候才可以”,申双和教授表示,在临界状态时,可以下雨也可以不下雨。因此,到底是人为促使的降雨还是自然界本来就要下,无法给予一个科学的检验和定论。

  从人工增雨出现开始,至目前依然是一个争议的话题。目前实践上多在气象具体业务部门,应用于确保重大节日活动等不下雨,以及抗旱。

  另一个方面,多地区、大规模、多频率的人工增雨,会上演一场“空中水资源争夺战”。干旱发生之后,水源不足可能成为突出问题。 记者 王海平


Powered By Google
flash

更多关于 人工降雨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