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关注农民工再就业成为广安“两会”核心议题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14日10:14  中国广播网

  中广网广安2月14日消息(记者邵立肃 郑轶 广安台苏坤明 廖小兵秦郑敏)受国际金融海啸的影响,劳动力就业市场遭遇“严冬”, 四川广安市在外务工农民陆续返乡。如何为身处“寒流”中的返乡农民工送去切实的关怀和春天般的温暖,如何促进返乡农民工再就业,2月13日,出席广安市人代会、政协会的“两会”的代表委员纷纷“支招”。

  招数一:搭建政策平台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

  广安市人大代表、广安佛手山食品公司总经理蒋超分析认为,返乡的农民工有几种情况:一是受金融危机冲击,纷纷失业返乡;二是国家一系列政策对农村的倾斜,让他们感觉在家乡也有发展的机会。

  蒋超建议,我市在外打工的农民队伍庞大,这些农民工中,有的已经在外务工多年,开阔了视野、积累了资金、掌握了生产技术、懂得了经营管理——和拥有了一定市场信息;有的积攒了一些资本并有了一定创业经验,许多人都想通过创业自己当老板,只要我们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构筑创业平台,吸引他们回乡创业,就可以形成以返乡农民创业带动留守农民就业甚至创业的良好格局。

  招数二:立足基地企业吸纳农民工本地就业

  人大代表、广安区广门乡石谷村党支部书记唐小义说:“我以前也是个打工的,2004年回来开始搞精细蔬菜,现在我们石谷村有100多户、1000多人都在种蔬菜。我们村人均年收入以前只有2500元,现在,蔬菜种植户人均年收入达到了7200元,很多在外面打工的人都辞工回来种蔬菜。”唐小义告诉记者,这次他们全乡共有100多个农民工失业返乡,他们正准备动员农民工搞大棚蔬菜,“在家种菜不亚于外出打工。”乡上上的蔬菜种植老手们纷纷伸出援手,给返乡农民工培训蔬菜种植技术,现在已经有18个返乡农民工投入到大棚蔬菜种植中来了。

  政协委员、广安区工商联合会会长刘和平认为,政府、企业、社会各界人士都应关注返乡农民工,为他们创业给予扶持。本地企业应为返乡农民工提供部分工作岗位。返乡农民工中有很多原来都是企业的骨干,积极吸纳他们到本地企业中去,有利于推动食品加工、建筑等企业的发展。

  招数三:拓宽输出培训渠道 助农民工外出就业

  “据统计,截至2月2日,全市受金融危机影响失业返乡的农民工有9.88万人,约占全市返乡农民工总人数的50%。”广安市政协委员、市农办主任、市政协农业委员会副主任蒲长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返乡农民工再就业工作,市政府还出台了有关做好失业返乡农民工工作的具体政策。

  “输出才是硬道理,我们要转移、输出他们,才能使他们致富。”蒲长文说,目前广安市返乡农民工再就业主要有三个途径:一是输往省外已有基地以及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小的中、北部地区。据统计,我市输往西北、西部地区的务工人员同比分别增加了11.36%、2.93%,而输往广东、福建方向的务工人员同比减少了14.93%;二是输往省内地震灾区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或在本地进行农产品种植经营,或者进入新建项目企业就业。截至2月12日,全市已有3.54万人在家从事种养业,2.75万人就地务工;三是输往国外,如新加坡、以色列等地,目前我市已有2000多人在境外打工。

  “抓住时机组织农民工培训,既能解决返乡农民工的燃眉之急,又能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使我市庞大的农民工队伍尽快成为调整经济结构和建设新农村的‘人才洼地’。”省、市人大代表、广安区委书记蒋英胜建议,在摸清农民工返乡底数、加大对困难农民工帮扶力度等问题的同时,更要立足长远,将返乡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放到突出位置,促使返乡农民工“大充电”,有多少农民工需要培训,就免费培训多少。

  蒋英胜说:“目前,广安区已有4000多人参加了职业技能培训。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广安区将争取在3月底前完成农民工培训,让他们尽快找到满意的工作。”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