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百年一梦,江宁织造署究竟在何方?
周汝昌在1953年出版的《红楼梦新证》第四章中,特辟《南京行宫》一节(1976年增订本改题为《江宁织署》),据《江宁府志》考出制造府衙署的地点在利济巷大街。
吴新雷于1970年代末走访了大行宫地区的居民父老,结合文献记载作了实地调查,经过多年探讨,1979年写出了《南京曹家史迹考察记》,认为江宁织造府东起利济巷,西至碑亭巷,南至科巷,北至长江路,其西园遗址在今大行宫小学周围。关于江宁织造的机构,吴新雷认为江宁织造由江宁织造府和江宁织造局两部分组成,府署合一。
红学家严中认为,江宁织造由江宁织造署(衙署兼主要人员住宅)、江宁织造府(住宅)、江宁织造局(织造工场)三部分组成。东起利济巷,西至碑亭巷,南至科巷,北至长江路,为江宁织造署位置;江宁织造府则在太平北路以西,长江路以北、碑亭巷以东。是为府署之争。
历史上,说府说署者皆有之。研究曹雪芹家世自胡适开始,1921年,他在《红楼梦考证》中说,“颉刚又考得康熙南巡,除第一次到南京驻跸将军署外,馀五次均把织造署当行宫。”这一成果为鲁迅所有,胡鲁皆称署,“江宁织造署”,周汝昌作《红楼梦新证》,多数材料称署,少数材料称府。
严中认为,府署于康熙二十三年已分开。康熙第二次至第六次南巡到江宁,都是驻跸于江宁织造署,而非江宁织造府。
他的论据为:康熙七年,《江宁府志》卷七“建置”中云:“织造府在督院前。”康熙23年《江南通志》上刊“江南省城之图”和乾隆元年《江南通志》刊“江宁省城图”均标示,织造府在督院西,而不是督院前。
两图所标督院前为理事厅,严中认为,“理事厅”为“织造署”,理由有三:1、两图都将“理事厅”标在“总督部院”正南,这与方志上所称的“江宁行宫,在江宁府利济巷大街,向为织造廨署”、“江宁织造署,旧在府城东北,督院署前”正合。2、曹玺在织造任上的署衔为“江宁织造理事官”,这与“理事厅”是对应的。3、两图上另标有“织造府”。
另外论据:乾隆元年《江南通志》卷二二上云:江宁织造署在府城东北。乾隆31年《南巡盛典》中江宁行宫图图说中云:江宁行宫,地居会城之中,向为织造廨署。曹寅于康熙三十八年五月二十六日给康熙的奏折:“自皇上回銮之后,臣寅恭送圣驾,返署时,江南众百姓犹瞻望署前,感颂皇仁,不忍遽去。”
严中认为,曹玺于康熙二年来南京任江宁织造,在“督院前”开府,至康熙七年都是“府署合一”。康熙二十三年,皇帝第一次南巡,为预备接驾,两江总督于成龙和江宁织造曹玺考虑到“府署合一”的织造府的下人等不得住此,故将督院以西的“操江衙门”改建为新的“织造府”别住。
吴新雷是府署合一的捍卫者:以清朝历代《江宁府志》和《上元县志》为证,府、署的称谓通用并存;查《康熙字典》,知晓在古汉语的称谓中,织造府和织造署是同义词。
他认为,“督院署”前的“理事厅”应为织造局(机房工场)的“理事厅”。
针对严中两图之辩,他认为,康熙二十三年《江南通志》上刊“江南省城之图”,织造府在督院西南,而不是正西;乾隆元年《江南通志》刊“江宁省城图”,的确把织造府刻在督院西边,但把它与康熙图对比,就可察见乾隆图在织造府原位加刻了钟山书院,使织造府版面失位而刻在西北方。
吴新雷还有一重要证据:南巡文书题为《圣祖五幸江南全录》,此书是康熙四十四年(1705)清圣祖第五次南巡的起居日记,其中记载四月二十二日康熙皇帝到南京:“至午刻,由西华门进织造府行宫驻跸??”云云。又记四月二十六日,“驾往太平门登城阅视城垣”以后的情况是:“即回行宫,至碑亭巷??皇帝行在碑亭巷,有天主堂,门首恭进西洋字册页??随命太监李带领,随驾入行宫。”
府署之争,自2002年起,至今不息。孰是孰非?争论还在继续,江宁织造与曹家的故事,也在众人的笔下继续。
鸣谢:江宁织造府博物馆馆长徐湖平先生、副馆长钟小毛先生,中国红学会顾问吴新雷先生,南京曹雪芹纪念馆名誉馆长严中先生,中国古都学会副会长韩品峥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