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社区再造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16日12:35  《环球》杂志

  和静钧

  1966年,科幻作家亚瑟·克拉克曾预言:“到2000年时,房子都能飞起来,因此整个社区到了冬季都能迁徙 ,或者在合适之时搬到一个新地方重新开始新生活。”——34年过后,房子并没有“飞”起来,克拉克的预言遭人诟病。对 未来学家来说,最困难的不是预测某件事情将会发生,而是预测它将于何时发生。

  但是,当站在2009年的门槛上遥望2020年图景之时,我们似乎可以更多地领悟到克拉克预言的真实含义。克 拉克所描述的就是未来社会中社会组织形式的新变化,而它的特征在于“社区流动性”、“高度自治性”及“虚拟社区化”。

  “流动性”肇始于人作为人力资本的载体进入市场流通环节,成了生产要素的物化者。上世纪90年代全球性的大移 民以及中国的农民工打工大军,都是在开放市场下人之流动的典型事例。

  而对社区“流动性”的判断还要以其持久性为基准。那些在血缘主义或地缘主义下临时拼凑出来的小集体的短暂出行 ,没有对目的地的人力资源配置产生影响,就不能称之为社区流动性。只有相当的持久性,并在流动目的地形成新的生活方式 的情况下,我们才视为“有效流动”。

  到2020年时,一些城市的居民可能持久地形成流动性生活状态。社区流动如同房子在“飞”,整个社区在“飞” ,社区随居民流动,随时得到社区的支持。社区的高度流动,消解了族群对立可能引发的仇视情绪,减缓了不同时空社区之间 的排斥,使社会更加融合。

  而我们所说的社区自治性,也将是社区形式意义得以存在的基础,在2020年前后,社区自治更加发达,以适应“ 大社会、小政府”的社会格局。“社区矫正”功能将进一步增强,社区将发挥部分公共产品的功能,比如在减少犯罪和解决环 境问题等方面社区将可能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社区的流动与自治也给虚拟社区带来机遇。2020年,虚拟社区可能成为促进社会进步的一股重要力量。在199 3年出版的《虚拟社区:电子边疆的家园》一书中,莱恩格尔德指出,网络空间是一个概念空间,人际关系、财富、权力及数 据都必须能在其中得到显现。莱恩格尔定义的虚拟社区为“一群主要借着计算机网络彼此沟通的人们,彼此有某种程度的认识 、分享某种程度的知识与信息、相当程度如同对待友人般彼此关怀,所形成的团体”。到了2020年,利用网络来处理日常 生活的人们越来越多,实体社区虚拟化,虚拟社区实体化,社区之间越来越紧密,政治人物等公众人物将更多受到虚拟社区“ 民意”的影响。


Powered By Google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