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省高院院长郑鄂坦言,现在队伍出了些问题感觉压力很大
昨天在参加阳江代表团的分组讨论时,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郑鄂再谈杨贤才案并透露,“到广东工作一年,我有两个‘没想到’”,“杨贤才案件出来后,队伍的问题慢慢地显露出来。”
没想到广东法院在全国地位这么重要
在听完代表关于“两院”工作报告的讨论后,郑鄂开门见山地指出,“到广东工作一年,我有两个‘没想到’”。
郑鄂说,第一个“没想到”就是,没想到广东法院在全国法院的地位这么重要。广东法院一年办案占全国总数的比重非常大,刑事案件占1/10,民商案件占1/12,执行案件占1/7,知识产权案占1/3。
而第二个“没想到”是,没想到带领广东法院将近2万人的队伍的难度这么大。“现在队伍出了些问题,我感觉压力很大。
这两个“没想到”,促使法院在新一轮大发展中,谋求深化破解难题。郑鄂认为,“这两个‘没想到’都是客观存在的,我们无法回避这两个问题。”
郑鄂认为,在解决这两个“没想到”上,他庆幸赶上了解放思想的机会。“一个人新到一个地方,一般刚开始都不会说话,但解放思想就是要让你马上说。”
他认为,解放思想对加快法院自身建设有一个很大的提高。
对于法院违法乱纪老百姓无法理解
至于为什么要在法院报告中公布杨贤才案的情况?郑鄂认为,这个事情是存在的,所以我们要实话实说,坚持实事求是,直面问题,不能隐讳。“正视这个问题,我们要想好办法,去防止队伍再出问题。”
关于具体举措,郑鄂透露,法院今年将开展审判管理年、执行治理年、司法能力建设年、廉政警示教育年等“四个年”活动,就是针对法院自身存在的问题谋求解决方法的。
这“四个年”活动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法院的腐败问题。说到这里,郑鄂强调,“对于法院违法乱纪,老百姓无法理解。从目前讲,我们必须面对现实。”
“广东法院的形象受到了伤害,我们要重塑广东法院的形象。”
“我希望人大代表能关注我们的活动,有可能的话,我们将邀请人大代表参与活动。”
郑鄂还透露:“杨贤才就是因为与律师勾结起来了,才成为惊天大案。”
司法权威在基层审判结果不能总改来改去
郑鄂还分析了广东法院工作的现实,“我们的人均办案数比全国高出70%,珠三角地区甚至高出150%以上,平均一个法官3天就要办一个案子。但我们都知道办案有很多环节和程序,本身就需要有一定的时间。”
“但对老百姓来说,一生可能只打一个官司,但法官一年可能要办100件案子,这100件案子都让百姓满意,确实难度不小。但我们要求要做到群众百分之百满意。”
郑鄂说,他经常在想,法院是干什么的?“我觉得就是要让每一个来打官司的人都能‘服判息诉,案结事了’,这就是法院的最高境界。”
“现在我们最缺少的就是会做群众工作的法官。”郑鄂讲到这里,同组参与讨论的佟星副省长深有感触地说,“现在这些案子是不是都需要打官司?能不能走群众路线,多做调解工作。”
“现在法院的不少审判从条文上讲是没有问题的,但打官司总有一方不服,总要上诉,所以甚至连上访的也多了。”
中国讲“和为贵”,而往往一个官司一打,就有可能世代为仇。
“我理解,司法权威主要体现在基层,从我了解的情况看,一审就服判了,就不会造成上访。如果审判结果总是改来改去,要么就是基层法院水平太低,要么就是上级法院水平太高。”
“现在我们要强化法律适用正确的,可以不改判就尽量不改判,但可以做一些适当的调解工作,这样就可以维护基层法院的权威。”郑鄂认为,“我们不能折腾群众!”
连现代化手段都不会用法院怎么能做排头兵
郑鄂说,从广东法院讲,在办理的案件总量上肯定是全国的排头兵,是全国第一。但这个总量相对于未结案件来说,广东就不是第一了,只能排在全国第16位。
“这就看出问题来了,从这个角度讲,我们的工作问题还是有的,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做单项的冠军。”
郑鄂还透露,“我们曾经搞过一个调查,广东法院有14个指标居全国第一,但还是有很多指标不是全国第一,比如在信息化方面,广东至少落后江浙地区法院3年以上,你说,法院连现代化的手段都不会用,怎么能做排头兵?”
不能因为害群之马影响整体队伍形象
热议
“杨贤才案”写进省高院工作报告,成为昨天人大代表们热议的一个话题。
省人大代表、华师附中校长吴颖民表示,现在司法体系的信任度不断提高,公检法的形象也在不断完善,比如交警在处理违章时首先敬个礼,而不是黑着脸大声呵斥,就给人留下很好印象。但老百姓对司法系统的信任还是不够,“总觉得公检法黑,没人你就吃亏”,建议司法系统应推广“阳光检务”。
省人大代表、天河区委书记杨建城认为,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和经济调整期,各种利益碰撞和矛盾时有发生,司法系统是最后一道防线,害群之马难免会有,但不能因此影响整个队伍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