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分规划不科学
有官员透露,部分水井设置妨碍村民种地;另一些水利项目有质量问题,遭废弃
针对那么多机井被损坏,也有人对兰考县的水利建设提出了异议。
一位匿名的当地官员说,水利设施不被群众爱护,甚至被破坏,本身也说明这些设施的实用价值不大。有不少地方,种地的农民嫌机井占地碍事,便一填了之。
“部分机井只为了分布图上好看,不切实用,老百姓当然要填了。”这名官员说。
另一方面,部分水利项目建设质量低下,也导致它们很快被废弃。这位官员透露说,红庙镇东村,本世纪初建了一个节水灌溉的示范工程,“在当时绝对是巨资”,但因为质量不过关,根本就没有投入使用。
1月11日下午,本报记者走访东村,十几名老少村民都记不起村里曾建过这样一个工程。只有村支书杨子江对此还有印象。
“你说的是那些塑料管吧,没人管,都被农民们从地底下刨出来卖废品了。”杨子江说,“派出所也管不住。”
上述匿名官员认为,农田水利建设要成功,首先是规划要科学,其次是招标和开销要透明,以确保建筑质量,“建一个成一个”。
这些,也许对于正在田间地头忙碌的普通农民听起来过于遥远。和大多数农民一样,魏义功仍将兴修水利、抗旱防涝的希望寄托在地方官的重视上。
全县干部昼夜抗旱
县里花钱奖励打井抗旱,并成立巡视督导组,协调村民抗旱,维持灌溉秩序
2月3日,4辆巴士载着兰考县近百名干部驶出县城,这些包括乡镇局委一把手在内的干部,赴商丘、驻马店、南阳等地招商考察。
3天后,旱情严重的消息频频传出。代表团提前结束考察,返回兰考。一位当地干部说,“在此之前,有下属劝阻县委主要领导,先抗旱再去考察,但没有成功。”
2月6日晚8时,县委书记黄道功召开抗旱浇麦促进会。会上决定,大规模疏浚河道,大规模修复机井。并对各乡镇修挖机井进行奖励:凡是在2月15日前,一口补贴500元;新挖的机井,一口补贴2500元。
一时间,挖井队在兰考炙手可热,原本三千出头的挖井费,在有的地方超过了3500元。
葡萄架乡副乡长崔常勇说,兰考本县的打井队早被哄抢一空,各乡镇为了尽快完成抗旱任务,托人联系外地的打井队,“近的有开封县的,远的甚至还有山东菏泽的。”
同时,兰考各乡村干部遍布每道水渠、每口机井的取水口,维持灌溉秩序。
“不在现场守着根本不行。”城关乡老韩陵村支书张军超说,浇地的先后顺序,水泵电线的借用,水管压坏了谁家的麦苗,电费计时的长短……纠葛矛盾一大堆,只有干部出面协调,这些问题才有解决的可能。
为了抗旱,兰考县各个党政部门都被分配到了对口乡镇,县里更成立巡视督导组,检查各地的进展情况。这些下乡干部的主要任务就是协调各方关系。
“井电合一”艰难推进
因村里不交押金,以及没有村委会争取项目等原因,现代化机井改造只完成了1/20
抗旱之余,王世同注意到,兰考县有许多井无法使用,是因为水泵无法连接变压器,所以修井打井只是应急之举,只有完成井电合一改造才能长治久安。
所谓井电合一,就是把电缆埋在地下,并把乡村的机井串联起来,这样水泵可以直接在井边取电。
这一工程虽然在两三年前就已在兰考推行,但进展并不理想。根据兰考县委和电业局提供的数据计算,目前大约只有1/20的井完成改造。
原因出自方方面面。
由于完成井电合一工程,每个村需要缴付供电局2万到3万元的押金。王世同说,有些村不愿交押金,工程也就无法进行。
城关乡老韩陵村的村民就不愿交付押金。村支书张军超对此感到无奈。他说自从取消农业税后,一般是不允许集体向村民收费。
“虽然规定公益项目可以采取一事一议制,最多可向每人收取15元,”张军超说,但这很难推行。就拿村里变压器来说,去年年底被人偷了,此后虽被追回,但两三千元的修理费则村里无人愿意交。
“最后,还是一名大学生村官出钱,才把变压器修好,没有影响到抗旱。”张军超说。
所以,老韩陵村就与井电合一擦肩而过。
“还有些村子根本没有了村委会,那就更无法完成井电合一了。”王世同说。
魏义功所在的新朱庄村,其村委会就已瘫痪多年。村里既无村支书,也没村委会主任。井电项目送到村子,也没人争取。
去年8月,村民魏彦波竞选村委会主任时,承诺将为村民完成井电合一工程,并在村民大会上当场甩出2万元现金,作为工程押金。
3个月后,魏彦波正式当选村委会主任后,旱灾已经开始。每次遇到乡干部,他总是试图争取项目,但时机已过。魏彦波说,“只能再找机会争取。”
当然,即使每个村子都很“齐心”,也不可能都能上机井通电项目。兰考县电业局称,此项目都是由上级批准,靠专项资金推动,有多少资金,就只能办多少项目。
现在,魏义功就盼着能让机井早日通上电,那他就不用拖着电线找变压器了。
“领导重视了,啥事都好办。”2月9日下午,魏义功指着路边被偷去主要部件的变压器外壳叹息道,“要是不重视,这变压器永远只能空着肚子。”
□本报记者 孙旭阳 河南开封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