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2月23日电 备受关注的上海户籍新政终于要出台了,上海市市长韩正20日在与市民网聊时证实,一个多月前他在人大会议上谈到的“居住证”转户籍的实施方案将正式公布。今后,外地人在沪居住满七年,只要符合相应条件,都可以申请上海户籍。由此,大上海正式正门大开。不过,香港《大公报》的报道认为,户籍新政考验上海。
报道说,上海开放了,原来的上海人该如何自处?和外地人一片叫好声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上海人的忧虑:“外地人越来越多,上海要挤不下了”、“将来上海人生存会越来越困难”、“但愿申请标准严格一点”…… 。
外地人大量涌入,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现实,也让上海人意识到,“上海户籍”不仅意味着可以享有好的福利,更是在就业竞争中重要的砝码。因此,新政还未公布,就有大学生抱怨,本来今年就业形势就不好,现在势必会有更多外地大学生来上海找工作,“这不是欺负上海人吗?”
此外,“内环以内说英语,中环以内说普通话,到了外环才说上海话”的说法已在坊间流传多年,户籍的开放在体现上海国际化的同时,多少也会加剧上海人对被边缘化的担忧。
其实,如今的“上海人”本身就是上世纪由不断涌入的外地人融合而成的。户籍制度改革率先在沪试点,是源于上海的现实需要:高端人才的缺乏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掣肘。而要做国际大都市,自然也要吸引更多“外人”前来工作、创业。面对现实,放低身价重新审视自己,才是良策。而对于职能部门来说,“开放”不是开了就算,城市的承载能力是否跟得上也值得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