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应建立“心理健康服务中心”保证教师素质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25日11:43  深圳晚报

  本报记者傅欣彦报道 教师被称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塑造人格健全的公民的核心任务,在本届政协会上,洪育才、王勇军、朱文豪、王绮红、陈海郎、梁沛基、李榕等委员联名递交提案,呼吁关注我市教师群体的心理健康。

  现状:

  一成多教师有心理问题

  2007年我市的一项统计数据显示:在深圳市中小学教师中,呈中等程度以上心理症状的比例大约为15.8%,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为:强迫症状、情绪抑郁和敌对性。

  据委员们分析,导致教师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工作环境压力、人际关系压力、家庭环境压力、生活价值取向。很多教师从外地来到深圳,没有归属感、超工作负荷、个人成就感降低、情感耗竭等让不少教师陷入迷惘中,形成职业倦怠,引发各种心理问题。

  另外,深圳教师的物质待遇提高了,大家对教师的要求也相应提高,只要有负面新闻就会爆光,把教师推到议论焦点,加重了教师的心理负担。

  建议:

  设EAP维护教师心理健康

  委员们认为,首先,要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首先要从制度上保障,教师的上岗应该提供心理健康的证明,定期对教师心理进行定期的检查、辅导,建立教师的心理健康档案,对教师的关心要落实在精神层面,对有心理问题的教师要有退出机制,确保教师队伍的较高素质。

  委员们建议教育部门应设立相应的机构或部门,如教师心理健康服务中心等,也可称为外部EAP。所谓EAP(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直译为员工帮助计划,内容包括压力管理、职业心理健康、裁员心理危机、灾难性事件、职业生涯发展、健康生活方式、家庭问题、情感问题、法律纠纷、理财问题、饮食习惯、减肥等各个方面,可全面帮助员工解决个人问题。


Powered By Google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