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洛阳演绎的“牡丹传奇”(图)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27日03:39  华商报

  

洛阳演绎的“牡丹传奇”(图)

  洛阳龙门石窟

  

洛阳演绎的“牡丹传奇”(图)

  一朵牡丹,为著名旅游城市洛阳增色不少

  

洛阳演绎的“牡丹传奇”(图)

  洛阳牡丹甲天下,每年春季来赏花的游人络绎不绝本报记者潘京 文/图

  短短十余年时间,凭借牡丹品牌的发酵效应,洛阳构筑起了一座蔚为壮观的文化产业大厦。在这座大厦里,关林、龙门、白马寺、唐三彩等一个个原本孤立的文化旅游元素,都随着牡丹的盛放,被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实现了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传说中,牡丹是被武则天贬到洛阳来的。

  某年冬天,刚做了皇帝的武则天看到寒风中只有腊梅点点,颇为不快,于是发出“诏书”,要求百花次日盛开——“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放,莫待晓风吹。”没想到,第二

  天果然“姹紫嫣红”。不过,“艳色天下重”的牡丹却怀抱枯枝、兀自不开。武则天大怒,下令将牡丹连根铲除、烧掉,接着又发一纸酷令,将牡丹贬至洛阳邙山,欲让其永不生根。

  谁想到,在贫瘠的邙山,牡丹居然浴火重生。一年割去,次年再发,蓬蓬勃勃,国色天香。

  如今,流传千年的牡丹故事依然在洛阳演绎。所不同的是,故事中增添了文化品牌的力量,传奇里蕴藏了更深广的产业内涵。

  凭借着25万盆盛开的牡丹,2008年4月,洛阳轻轻松松地将58.89亿元旅游收入收进囊中。与此同时,白马寺、龙门石窟、唐三彩……一条条精致的文化产业链条,也在这火热的牡丹文化中,被舞动得猎猎生风。

  于是,人们说:“一朵牡丹花火了一座洛阳城。”

  洛阳打造牡丹品牌用了26年

  洛阳,因地处洛水之阳而得名。在“千年帝都、牡丹故乡”的宣传语中,牡丹是最广为人知的洛阳的代名词,而把牡丹打造成一张闪亮的城市名片,却是始于26年前。

  1982年,时任洛阳市副市长的郑书廷等人倡议,把牡丹作为洛阳的一种文化产业品牌来打造。此举得到很大范围的响应,最终经送交市人大、市政府研究,将牡丹确定为市花。从次年起,每年的4月15日至25日举办一次洛阳牡丹花会。

  “从现在看,牡丹品牌就是从洛阳的牡丹花会一点点树立起来的。”洛阳市委宣传部新闻科副科长李祥说,那时候,牡丹在洛阳市的种植主要在邙山一带,不仅品种少,面积也只有几百亩。而随着牡丹花会举办至今,今天的牡丹种植面积已达两万多亩,也就是说,26年间面积扩大了20多倍。

  在洛阳,牡丹的种植历史最早可推溯至隋唐。史载隋炀帝曾在洛阳西苑大量种植牡丹,其后,武则天贬牡丹的传说,又赋其宁折不弯、傲骨天然的精神品格,而在唐人诗文中,咏牡丹的佳句,更是层出不穷。

  “在栽培牡丹的过程中,洛阳形成了独具地域特色的牡丹文化。不仅洛绣中绣牡丹,建筑物上雕镌牡丹,连出土的文物上,只要是有花的,绝大多数都是牡丹。”

  洛阳市牡丹开发管理办公室副主任杨会安说:“有一个品种叫焦骨牡丹,据说就是被武则天烧后埋在这里长成的,因后来花叶紫红如炭,老百姓就叫它‘焦骨牡丹’。这虽然是传说,但牡丹在当地有水土之利是显而易见的。”

  为了鼓励群众种牡丹,最初,政府每亩给补助400元。这种扶持,经过多年的坚持,终于获得回报。如今,仅每年鲜切花、盆栽和催花牡丹便行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花牡丹,成了某种意义上的“洛阳花”。

  “牡丹是花,但牡丹身后不仅有文化内涵,更有精神上的象征意义。它的美天下皆知。洛阳要做的,就是要在人们心中强化洛阳牡丹和洛阳牡丹美的观念,把牡丹变成洛阳‘特产’。”李祥说,最初的牡丹花会还没有形成严格意义上的产业链,直到品牌影响力逐步显现,即1995年以后,随着洛阳牡丹真正的深入人心,整个产业链条才逐步完善。

  而在这个过程中,从洛阳1983年首届花会的6分钱门票,到现在几十亿元的旅游收入,足见牡丹品牌的经济威力。

  如今,走在洛阳的大街小巷上,几乎无处不在的是牡丹的身影:路标的后面、广告牌上、酒店里、灯箱上,五颜六色的牡丹傲然盛放,流溢的是一座城市对于它的钟爱。

  “牡丹产业链,实际上都是依托在牡丹这种特殊的文化载体之上发展起来。”李祥说,品牌打不起来,再完善的产业链也无法进行真正意义上的运行。

  由牡丹衍生出的牡丹产业链

  于是,依托牡丹品牌的缓慢发酵,牡丹的文化产业链条在短短十余年间,也得到了不断深化和完善。

  起初,人们意识还只徘徊在单纯的牡丹旅游链条的考虑上。许多人认为,牡丹就是牡丹,除了种植、盆栽、鲜切花,还有什么可做?

  “最初的产业链只是搞销售牡丹种苗,搞牡丹园、花会以及春节期间的盆栽花、鲜切花,产业链不长而且比较单一。”杨会安介绍,当时政府主要采取的措施就是扩大牡丹种植面积,组建牡丹研究所——当然,这些工作后来证明是非常重要的。有了大面积种植的牡丹,才有了文化产业发展的宽阔舞台,才给了品牌得以延伸的巨大张力。

  经过不断发展,截至2007年,洛阳市区牡丹种植面积已达1.6万亩,其中观赏牡丹的种植面积达到3000多亩。全市共有大大小小牡丹园600余个,其中中国洛阳国家牡丹园是国家级牡丹观赏专类园,收集、培育牡丹品种1000余个,是世界规模最大、品种最多的牡丹基因库。而今,通过技术培育,在洛阳一年四季都能欣赏到盛开的牡丹。各种牡丹园,每天迎来八方游客,周末的游客量最多时甚至能达到2000人之多。

  当然,最初这种单纯的产业发展也存在着种种问题,如资金短缺、缺乏市场观念等等。“大家一窝蜂地种牡丹,势必出现品种低、互相压价的情形。”

  不过,杨会安说,这些产业痼疾随着整个产业链的完善逐步得到改善。由于牡丹品牌效应的逐渐显露,有了大面积的牡丹做基础,洛阳也随之将牡丹的后半段产业链“整理”了出来,于是就有了牡丹化妆品、牡丹干花、牡丹干皮(中药材)等深加工产品;有了牡丹剪纸、牡丹刺绣、牡丹三彩等衍生工艺品;也有了牡丹舞、舞剧《牡丹魂》、歌曲《洛阳牡丹》等歌舞作品……

  “拿洛阳干花来说吧,到洛阳来了,走时得带点纪念品吧,带什么呢?当然最好是牡丹。于是,就有了牡丹干花,既好看,又携带方便。一枝干花的成本不到20元,能卖到30块钱,好的品种还能卖五六十元钱。”杨会安风趣地说,像牡丹做成牡丹饼,可以食用,做成牡丹茶,可以喝……这些产品,是靠牡丹品牌发展的,反过来,又能强化品牌的影响力,可以说是两全其美。

  靠着孜孜不断的探索,牡丹深加工产品以及其他牡丹文化产品得以迅猛发展。目前,每年这些产品收入,就已占到了牡丹产业链总收入的一半以上。

  既便如此,在深加工上,洛阳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虽然经过对牡丹花、牡丹叶、牡丹茎、牡丹根进行开发,有了牡丹食品、牡丹精油、牡丹养生酒、牡丹消毒剂等等深加工产品,但由于生产企业尚未完全形成规模,因此至今还没有颇具影响力的深加工品牌。

  牡丹花会带动系列文化品牌

  “一枝花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意浓。”在牡丹这个大品牌影响下,由牡丹三彩继而黄河澄泥砚,由牡丹花会继而河洛文化,洛阳的牡丹文化产业之路开始越走越宽,也越来越明了。“有了牡丹花会,河洛文化就顺理成章地呈现出来,而依托河洛文化,很多文化产业就被带动了。”洛阳市旅游局市场科副科长李永江介绍,河洛文化是一种地域性文化,最早产生于洛水、伊水的洛阳佛学、道学,河图洛书,姓氏文化等等,都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于是,位于关庙镇的关林文化,位于龙门镇的石窟文化,相继随着牡丹产业链条的触及而被挖掘出来。从1999年起,每年9月,洛阳都会举办盛大的全球关帝朝圣大典,而相关的关帝木雕、瓷品、书籍等等,也受到人们的很大关注;龙门石窟,更基于牡丹花会的影响,每年来看石窟的游客也逐年增多,而相关文化产品如《龙门二十品》、黄河澄泥砚,也销售渐火。“英雄有几称夫子,忠义惟公号帝君。关羽是武圣人,而关帝文化在全球华人中也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许多年前,在牡丹品牌没有树立起来的时候,关林关注度还不算高,而牡丹成了洛阳牡丹之后,关林的品牌影响力也渐追牡丹了。”李永江说,现在每年都会有上千万的人来朝拜关公。在台湾,仅关帝庙就有600多座。“关公业已成为财神爷的化身,所以关公像、关公木雕、关公瓷器等等,也都销售得不错。”

  与此同时,正在上演的歌舞剧《河洛风》、《十万宫庭乐舞》以及尚在筹划之中的《洛神》等,也都随文化产业深入兴盛起来。

  家住洛阳老城区的市民张庆春说,以前全家人就是看看豫剧,这些年随着牡丹花会的举行,游客多了,话剧、歌舞剧也多了起来。感觉上,城市跟以往有了很大的不同。

  而今,牡丹不单单是作为一张文化牌被打了出去,其产业链也已扎根深厚。现在,除了白马寺寻踪、关帝朝圣大典,洛阳还有了内容丰富的四季旅游品牌,即春天的牡丹花会,夏天小浪底观瀑布节,秋天河洛文化旅游节,冬天伏牛山滑雪节。而为了更好地促进产业链活起来,洛阳还在全省率先实施了旅游年票,每年仅持年票进入景区游览的游客,就达到近50万人次。

  据市委工作人员介绍,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洛阳牡丹花会就被冠之以“河南牡丹”,客观上形成了洛阳搭台、河南唱戏的有趣模式。市花会开发办统计,自2001年至今,洛阳市的旅游收入,每年都在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洛阳市的旅游业,也在GDP的比重中,由原来的不足1%,上升到目前的13%。

  根据市场变化不断创新

  毋庸置疑,洛阳牡丹文化产业的魂是文化,而文化产业的生命力,则来源于灵活的市场化调整与思路的创新。

  早在几年前,洛阳市由于花农所种多是4年生以下的小牡丹,作为商品,或是卖苗或是催花,不仅产品附加值低、价格低,而且利润薄,难以与日本、美国牡丹抗衡。为此,洛阳市在牡丹研究上每年都投入了大量资金,研究开发新品种,对花农进行产业的技术性指导。

  “这里面有一个标准化的问题,比如美国、日本的牡丹都是大小规格差不多的,品种均衡度高,而我们不行,一亩地里种好几个品种,大的大,小的小,影响品质。”洛阳市花会办的工作人员介绍,根据这一情况,后来市上就在牡丹产品的标准化上进行了严格规范,比如一个整块面积集中生产一个品种,规格划一,慢慢地就把品质提高了上去。

  但同样是标准化,在产业链的其他部分,却不一定适用。如牡丹画、牡丹刺绣、牡丹三彩——“像这些手工作品,就不能太标准化,否则就会失去市场,失去手工作品的个性魅力。”杨会安指出,以前浙江平阳是全国知名的工艺礼品县,但因为太注重批量生产、标准化作业,结果导致了这个产业因缺乏文化内涵而趋于萎缩。

  因此,根据市场的不同要求灵活调整文化产业结构,走出文化产品生产的误区,无疑也成了牡丹产业创新与延伸的一部分。在洛阳,与洛阳牡丹刺绣齐名的,就是洛阳唐三彩。洛阳市神州唐三彩工业品城副总经理刘志敏介绍,以前,洛阳的唐三彩实际上定位并不准确,总想着能在牡丹效应下有所发展,无奈产品形不成优势,后来有人就提出来了,唐三彩与洛阳的关系并不大,因此,要把唐三彩定位在“洛阳三彩”上发展才合适。于是,认识提高了,原本已日渐萎缩的唐三彩又有了新的拓展。

  有了新的定位,洛阳三彩不再把目光停留在以前的低端三彩马和三彩骆驼等产品的生产上,而是在高端三彩马(高仿)与时尚三彩陶品下起了工夫。

  刘志敏说,由于专家的介入,目前高仿的唐三彩几乎以假乱真,不仅色彩上丰富了,而且还创造出了瓷板画。“当然了,这些瓷板画的内容依然是以牡丹图案为主,此外还有关公像、驼经白马等形象,产品的价值得以延伸和提高。”

  这样一来,萎缩的唐三彩产业又活了,如今在洛阳南石山,已形成了较为集中的三彩企业,每年都能创造出上亿元的产值。

  而创新还在延续。洛阳的牡丹产业发展到今天,其创新的力度似乎较以往更大了。如以前牡丹都是春天开,经技术培育,现在全年四季都有。而2008年,洛阳更是将大量牡丹“反季节”销售,致使在全国春节花卉市场上,火了一把“年宵牡丹”,扩大了产业收益。同时,洛阳还要将产业链再拉长,于是,更为创新的做法出现了。今年4月,借着世界邮展与洛阳牡丹花会合并举行,洛阳已决定从今年起发行牡丹的个性化邮票,然后,再通过“国花”向“邮花”的过渡,从而打造出一个全国集邮文化之都。据悉,随着洛阳集邮文化博物馆的建成,仅全市集邮爱好者目前就已经超过了10万人。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