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民主改革半世纪 西藏今昔两重天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27日08:02  法制日报

  西藏民主改革50年大型展侧记

  □西藏民主改革50年

  本报记者 席锋宇

  今天上午11点半,北京民族文化宫内,参观的人流并未因午餐时间而减少。正在这里举办的“西藏民主改革50年大型展”吸引了北京乃至全国各地的群众前来参观。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截至25日下午4点闭馆,开展仅仅两天就接待了4500多名参观者。

  场地:民族文化宫展厅外

  被采访人:北京化工大学大三学生张润宇

  刚刚和同学结束参观的张润宇走出展厅大门时,就被记者拦了下来。“这个展览运用了许多对比的方式,对我的冲击力比较大。”善谈的张润宇没等记者提问,就主动表达起自己的感受来。“通过图片、实物、还有电视画面,我能明显地感觉到西藏的新旧变化,给我的感受也是从惊奇到惊喜。50年的时间,西藏在不断的变化和发展,而且是越来越好。这也是我们祖国强大的一个表现。”

  场地:展厅内“农奴焚烧契书”的场景前

  被采访人:退休职工程万昌

  “解放前的西藏人民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啊,一张卖身契就把自由、尊严甚至是生命交给了农奴主。”程万昌感叹地说,“看着这个焚烧契书的场景,心里也很激动,忽然想起才旦卓玛唱的一首歌,翻身农奴把歌唱,幸福的歌儿传四方。”程万昌边说边给记者唱了起来。

  场地:展厅内“喜迁新居的群众欢庆”的实物景前

  被采访人:该展区的工作人员拉巴

  哈达、酥油茶、具有典型藏族特色的家具、唐卡的现场制作,这个展区仿佛把大家带到了西藏人民的家中,使参观者能更加直观地感受西藏。

  人群中不时有人好奇地询问着展区内的藏族工作人员,唐卡是怎么制作、青稞酒的度数高不高等涉及西藏人文的许多问题。身着藏装的拉巴和同事们面带微笑给大家一一解答着。

  “我们22日就来北京了,特别高兴能有这样一个机会把自己的家乡介绍给大家。”拉巴高兴地说。她告诉记者,来了以后,自己就把展厅中展出的内容仔细地看了一遍。“有些画面是我经历过的,有些画面是听阿妈讲过的,感觉特别真实,这就是发生在我们西藏的真变化。我感觉这个展览特别成功。”

  场地:展厅中央

  被采访人:聋哑老人张东和

  结束了对一位观众的采访后,记者被一位老人拉住了。他用不太流利的话和手势向记者表达了自己想说说看展览的感受。由于老人听不见声音,借着手中的采访本和笔,记者才得知老人名叫张东和,今年69岁。张东和告诉记者,第一次看涉及西藏的展览是他在北京市第一聋哑学校时,学校组织在天坛看的。这么多年,只要有这方面的展览他都来看。虽然老人说话一直很含糊不清,但是记者还是听到老人清晰完整地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西藏。这么多年了,那些想分裂西藏的人还是不肯回头,让人寒心。”

  本报北京2月26日讯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