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餐饮生意普降三成打折送券随处可见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27日08:19  南方日报

  业内人士称消费信心难提升,希望政府调低税费

餐饮生意普降三成打折送券随处可见
目前,深圳各快餐连锁店内的人流量都比春节前少了很多。鲁力摄

  经济不好,很多人都从家里带饭,外卖的生意也没那么火了。

  “以前中午从11时45分开始就有人排队,现在都12时半了,还没有什么人”,这是记者前日在华强北振华路嘉旺快餐店听到的两个店员的对话。

  连续一周的工作日午饭时间,记者在振华路观察,中午12时到嘉旺快餐店不仅不需要等位搭台,而且还有空位可以挑。不止是嘉旺,家乐缘、湘粉人家、真功夫等周边的快餐连锁品牌店内人流量都比春节前少了很多。

  店内人流普遍下降

  “现在生意比去年同期少了1/3到一半”,海上皇饮食集团行政总监黎盛伟表示,“尤其是农历正月十五一过,以前企业春节回来好多要做春茗的,也都取消了,去年年夜饭就吃得不那么豪气。”

  深圳饮食行业协会秘书长陈少华告诉记者,“不少老板反映,今年的年夜饭市场比去年同期少了三成”。由此可以看出餐饮行业所面临的压力。

  “春节期间比去年同期有所增长,可能是今年春节留在深圳本地消费的人比较多的缘故。”香港唐宫饮食集团广东地区营运部总经理杨秀兰表示,“但是从近一周开始,店里的人流量明显下降。”

  业内人士表示,中小学开学以后,学生家长带孩子一家大小出来吃饭的情况少了,这对深圳餐饮业的生意有一定的影响。

  在罗湖区的餐饮业老板则明显感到,来深消费的港客骤减也是造成餐饮业不景气的一大原因。

  据了解,位于东门步行街深圳戏院的某日本寿司店,以往周六日有一半顾客是香港人,平日也有1/3,但如今周末来店的香港人连1/4都不到。”

  位于嘉宾路和建设路交界的澳葡街餐厅,距离罗湖口岸要步行10分钟,“但是地铁及沿线配套越来越完善,分流了很多港客。”

  现在出去吃饭可谓“史上最划算”

  受经济环境影响,深圳餐饮同业已经感到明显的寒意,春节过后的半个月,很多公司企业还没有开工,外来务工人员的回流也还未结束,但是餐饮业已经纷纷使出各种促销手段,其中最集中的是打折优惠和消费返券的形式。

  除了每天广告打得最响亮的麦当劳“价格回到10年前”的10元套餐之外,真功夫也推出“最高省6元”的降价广告。毛家饭馆“吃100送50”,唐宫膳“消费100送30”,冯家小厨“晚上八点以后消费全单6折”,巴西烤肉午餐“6.9折答谢客户”等噱头不一而足,连锁餐饮公司或者独立小店都推出忙时赠送、闲时打折的优惠,希望能多抢一点生意。

  可以说,深圳餐饮史上,没有哪个时期有像如今一样吃饭这么“划算”。

  不仅是在折扣上做文章,事实上,跟2007年猪肉涨价时期的情形类似,当时深圳所有餐饮店掀起争相涨价的狂潮。现在,油、肉类、叶菜等原材料的价格也平稳了,不少商家也纷纷下调了菜品的价格。

  “不但不敢涨价,因为部分原材料成本下降,我们也调整了部分菜价”,杨秀兰介绍说,“还有部分很实惠的菜品,以前128元/位的菜胆翅,现在只要38元,价格低得让很多客人都不相信。”

  海上皇也推出了3元的点心揽客,“价格跟大排档都差不多”,黎盛伟表示,过年回来之后,这种请客吃饭的情况很少了,商务宴请的消费额也在降低。

  黎盛伟说:“只要价格一降下来,人流量马上就上来了。”

  对此,业内人士也普遍表示,并不希望用价格战来竞争,但整个消费环境的确如此。“你不降价,别人在降,就把你的客源争走了。”

  业内希望政府重视餐饮业

  “其实并不是大家没有钱,而是大家所看到听到的都是不乐观的消息,什么减薪裁员、刺激消费……大家的消费习惯一下子就保守了”,有业内人士指出,舆论大多是负面的报道,人们都不敢乱花钱了。

  “非典时期最多几个月撑过去就行了,现在似乎才刚刚开始,到什么时候复苏还很难说”,面对有可能是史上最惨淡的经营局面,也有业内人士希望政府刺激消费的消费券发放能早日实施,“那对于拉动本地餐饮消费一定会有促进作用”。

  “我们也一直在做内部管理的开源节流工作,只是实施了好多年,空间也很有限了”,黎盛伟说,“行业协会也曾组织大家开会讨论,但效果不大,也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政府调低税费。”

  据了解,目前一般餐饮经营的水、电、能源开销约占整个经营成本的10%左右,自新劳动合同法实施以来,餐饮企业的人员成本也增加不少。“希望政府能在这些方面有实际的优惠给企业,否则,企业压力大,只有靠之前的基础去比低价,对顾客是让利了,但企业难经营,最终就是不健康的竞争,餐饮的健康和卫生也就没有保障了。”

  同时,也有业内人士表示,市政府并不太重视餐饮业对整个城市的推广作用,实际上,餐饮业是很民生的行业,做好了对于整个城市的旅游和形象都是一种促进,反而邻近的香港和东莞有很多值得深圳借鉴的地方。

  本报记者林曦屏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