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黑龙江农垦总局书记:力争完成300亿斤商品粮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02日00:30  中国经济周刊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马玉忠/黑龙江报道

  当前,由于自然灾害等因素影响,全球粮食减产、粮价上涨,各国严格控制粮食出口,从而加大了国内粮食供需缺口平衡的难度,加之今年我国冬小麦主产区大面积遭遇历史罕见的春旱灾害,粮食安全问题令人堪忧。两会前夕,《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来到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黑龙江省农垦总局,专访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党委书记、局长隋凤富。

  黑龙江农垦

  为解决中国人吃饭问题而生

  《中国经济周刊》: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必须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始终把解决好十几亿人口吃饭问题作为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黑龙江垦区作为国家的重要商品粮基地,应如何更好地承担起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使命?

  隋凤富:国家的需要,就是我们的战略。今年,黑龙江垦区要全民总动员,力争完成商品粮300亿斤战略任务,承担起全国可调剂商品量1/3的光荣使命,在率先实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进程中,站排头,创一流,做贡献!

  诞生在支援解放战争中的黑龙江垦区,就是为解决中国人吃饭问题而生的,伴随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需要,垦区走过了61年的光辉历程。60多年来,垦区累计生产粮食3592亿斤,向国家交售商品粮2760亿斤。2008年粮食总产达到284.1亿斤,较上年增产34.8亿斤,提供商品粮259.9亿斤,商品率达91.5%。可以说,垦区就是国家的粮食工厂,发挥了作为国家抓得住、调得动、能应对突发事件的中华大粮仓作用。现在每年提供的商品粮可保证京、津、沪三大直辖市和陆海空三军以及港澳居民一年的粮食供应。

  《中国经济周刊》:面对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中央一再强调“提振信心”,作为国家粮食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你们将采取哪些措施来进一步增强国民对国家粮食安全的信心?

  隋凤富:国家的信心,就是我们的责任。黑龙江垦区要承担责任,为国分忧、负重奋进,转危为机、加快发展。为此,我们提出了全面实施“跨越工程”和“倍增计划”的发展思路,这是在科学分析并判断国内外形势,审时度势提出来的。

  我对实现“跨越工程”和“倍增计划”充满信心,因为我们具备了实现跨越发展的坚实基础和主客观条件。

  黑龙江垦区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坚实的社会组织基础。垦区辖区总面积5.54万平方公里,耕地3845万亩,林地、草原和水面资源丰富,是一个以农业为基础,工商运建服综合经营,社会管理职能完备,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的经济社会区域。

  黑龙江垦区具备了跨越发展的农业经营体制优势。垦区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以“两自理”、“四到户”为基本特征、大农场套小农场、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极大调动了农业职工的生产积极性。

  黑龙江垦区具备了跨越发展的雄厚经济实力和物质基础。2008年,垦区实现生产总值450亿元。垦区国有资产总额452亿元。累计实现利润总额69亿元,比改革开放前30年增长了6.2倍。

  黑龙江垦区具备了全国领先的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垦区引进世界先进农业机械,装备226个现代农机作业区,全面提升农机装备水平,拥有47架农用航化飞机,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550万千瓦,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95%。农业科技贡献率达67%以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个百分点。农业生产基本实现了全过程、全面积、全作物的标准化,农业职工均生产粮食35.4吨。

  黑龙江垦区已构建起较高水平的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格局。垦区重点培育了九三油脂、完达山乳业、北大荒米业、北大荒肉业等14家省级以上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同时,还组建了北大荒种业、北大荒物流、阳光农业保险、北大荒粮食等社会化农业服务龙头企业,初步形成了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社会化服务、产业化经营、企业化管理的现代化农业经营格局。14家重点龙头企业粮食加工能力2000万吨。

  黑龙江垦区实施粮食产能跨越的内外部环境空前有利。随着东北亚经济圈的发展逐渐提上各有关国家议事日程,以及中国获准加入泛美开发银行后,为垦区进入俄罗斯远东地区和南美巴西,开发境外农业资源,实施低成本扩张,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中央连续六年出台一号文件,特别是今年鼓励土地流转,推进土地规模经营,为垦区走向全国,扩大辐射半径,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政策环境。

  黑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垦区发展,2006年省委省政府相继出台了两个支持农垦加快发展的文件,2007年将10个省属农场移交农垦管理,2008年决定移交91座国有粮库,并依托农垦组建特大型国有粮食购销企业集团,坚定了垦区实现粮食产能跨越的信心。

  《中国经济周刊》:黑龙江垦区实施“跨越工程”的基本思路是什么?如何实施?

  隋凤富:垦区实施跨越发展和发展中国特色现代农业的总体思路十分明确,主要目标是:到2020年垦区主要经济指标在2007年基础上翻两番,实现“五区建设”的愿景目标,即建成现代农业示范区、食品工业骨干区、城乡一体化先行区、社会和谐普惠区、党的建设模范区。

  跨越工程分两步实施。2008年—2012年为起步提速发展阶段。到2012年,实现垦区生产总值、企业利润和农场职工家庭人均纯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比2007年翻一番。工业增加值占经济总量比重达40%左右,步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四个五”农垦城镇体系基本形成,城镇化率达67%,接近中等发达国家初级水平。粮食总产350亿斤,商品粮超过300亿斤。畜牧业占大农业比重达45.8%。农业科技贡献率达73%以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达90%以上。“六项倍增计划”的一些主要发展指标实现第一次倍增。“五加一百亿工程”实现第一个百亿目标。

  2013年—2020年为高速跨越发展阶段。到2020年,粮食总产400亿斤,商品粮超过350亿斤。在巩固提高第一阶段发展成果基础上,加速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垦区生产总值、企业利润和农场职工家庭人均纯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比2012年再翻一番。

  确保完成300亿斤商品粮

  《中国经济周刊》:您刚才提到今年黑龙江垦区商品粮力争达到300亿斤,但是,农业是高风险弱质产业,特别是在今年农业形势不确定因素增加的情况下,你们将采取哪些措施来保障“300亿斤商品粮”目标的实现?

  隋凤富:我们对力争300亿斤商品粮是有信心的。我们提出了以30亿斤增量实现300亿斤商品粮的目标。30亿斤增量来自于:今年我们粮食播种面积要比去年增加100万亩,可增产粮食10亿斤;通过种植结构调整,水稻、玉米两项高产作物将分别增加50万亩播种面积,又可增产10亿斤;通过开展大作物高产创建活动和农业标准化达标活动,还可增产10亿斤。主要措施是:坚持早启动争主动,在备春耕生产质量标准上实现跨越。今年,垦区备春耕工作启动早、标准高、效果好。主要特点是:“三秋”基础好,全部耕地基本达到播种状态;资金到位足,春耕生产所需的142.6亿元资金3月底前全部到位;化肥、农药、种子、柴油和农膜等农资下摆快;冬训、冬检和育秧准备工作实。

  按照“扩稻玉、稳麦豆、强经作、上品质、突特色、增效益”的原则优化农业结构,在粮食生产上实现跨越。

  实施现代农机装备工程,计划建设水田和旱田现代农机装备作业区70个。全年计划农机更新总投入10亿元以上,新增各类农业机械3万余台(件),使垦区农机田间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5.5%。发挥47架农用飞机作用,力争航化作业面积超过1200万亩。

  加强现代种子产业体系建设,五大作物标准化统供率100%。加快新品种推广,主要品种更新更换面积1600万亩,提高垦区寒地玉米的生产水平。

  继续抓好农业标准化示范场建设,进一步提高垦区农牧业标准化水平。加强农业信息网络建设,为农业生产及时提供农情、气象、病虫预测预报、先进实用技术、产品销售等服务。

  “在两个千亿斤工程中发挥骨干作用”

  《中国经济周刊》:国家提出粮食增产千亿斤目标,黑龙江省提出粮食总产千亿斤工程,你们在“两个千亿斤”中,将如何定位?

  隋凤富:我们坚持农业开发“走出去”战略,力争在“两个千亿斤”工程中发挥骨干作用。具体地讲,就是着力打造“三个垦区”,走低成本、外延式、快扩张的粮食产能建设道路。“本体垦区”重点是扩大粮食种植面积,今年总播种面积要达到3840万亩,其中粮食种植面积3500万亩以上,今后要通过撤队建区复垦土地和土地整理等措施,逐年扩大耕地和粮食种植面积,挖掘垦区内部土地增产潜力。

  推进场县共建,通过土地流转和整体租赁承包等形式辐射带动省内农村耕地5000万亩,复制垦区农业生产技术模式,使之达到垦区土地产出水平,在黑龙江省内打造“影子垦区”。

  通过大规模深度开发境外农业资源(已进入俄罗斯远东边区、巴西、菲律宾、非洲)和国内跨省区农业土地流转规模开发(已进入安徽、海南、内蒙古、吉林),输出垦区过剩产能和高产稳产栽培技术模式,在3—5年时间,打造出规模相当、水平相同的“域外垦区”。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专题 2009年全国两会

更多关于 商品粮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