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北京专电(特派记者 杨光毅)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将于明天下午开幕,在渝全国政协委员昨天集体启程赴京。当天下午3点20分,在渝全国政协委员搭乘的OQ2391航班抵达首都国际机场。
因出席全国政协常委会,市政协主席邢元敏先期抵达北京。昨天下午,邢元敏专程到首都国际机场,迎接当天抵达的24名在渝全国政协委员。
在渝全国政协委员一共33名。登机前,市委副书记张轩等,专程到机场为委员们送行。截至昨天晚上7点,已有32名抵京,另一位委员将于今天抵达。
建议设农民退休制
1日上午10点,在渝全国政协委员陆续抵达市政协办公大楼集中。男委员几乎清一色深色西装,看上去很绅士。女委员严琦、张礼慧、何永智,在着装上都选择了红色。
一贯关注农业的谢德体委员,已准备好了11份提案和发言,其中10份直接与农业有关,包括建立农民退休制度。无独有偶,杜黎明委员拟提的提案中,也有建议建立农民退休制度的内容。记者采访中发现,委员们准备的提案,都在3份以上。截至昨天,在渝全国政协委员拟提的提案已有100多份。
飞机上开香槟祝福“两会”
在渝全国政协委员搭乘的是重庆航空公司OQ2391航班,当天下午1点20分从重庆机场起飞。跟以往一样,机舱也化了“淡妆”:机舱过道顶上,吊着6个花球。空姐徐丽笑着说:“这些花球是空姐们自己做的,想给委员们营造一个温馨的空间。”
空姐们专门准备了一个蛋糕和一瓶香槟。下午2点30分,全国政协提案委副主任刘志忠、重庆航空副总裁王兆荣切开蛋糕,祝福全国“两会”。
“大家都吃点蛋糕。”刘志忠打开香槟,向委员和工作人员挥挥手。在唱歌这个行当,张礼慧委员是“专业选手”,去年在委员赴京的飞机上,她还专门高空献歌。昨天,她则静静地坐在座位上:“再把要提的提案想一想。”
据悉,昨日,来自安徽、宁夏、西藏等地的全国政协委员也陆续抵京。
让困难企业参与农民工培训
全国人大代表陈万志建议,利用企业闲置设备,既保障培训效果,又扶持企业
本报讯(记者 罗强 ) 政府掏钱,免费培训,各地都出现了农民工培训热潮。但也有农民工宁愿下苦力挣小钱,也不参加培训。2月24日,市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代表陈万志说:“理由很简单,就是生活没着落,培训了不一定有工作保障。”
全国“两会”召开在即,陈万志正在收集现在农民工技能培训时间、内容、模式、效果等资料,并将提一份建议,让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的困难企业担当农民工技能培训主角,增加培训含金量。
培训应该区别对待
当前在我市有上百万农民工,部分人参加了一个月到半年不等的培训。陈万志认为,对于缺少文化知识的农民,这么短的时间学会一门手艺肯定很难,这恰恰又是一些农民工“厌学”的原因之一。
要解决这个问题,陈万志认为,在开展培训之时,应将农民工按年龄划分:20岁以下的进中职学校;20-40岁的农民工有养家糊口的重担,可以通过定向集中短期培训,确保培训一个就业一个;40岁以上的,培训的重点应该放在农业种养方面,毕竟这群人在市场的竞争力已大打折扣。
利用闲置设备培训
记者了解到,一些培训学校因为设备少,学生听理论课的时间多,实际操作的机会少。陈万志认为,学校花再多的钱买设备,也不能完全满足学员的实作需求。农民工的培训,应该更多的交给企业,甚至是那些停产、半停产企业,用他们的闲置的设备开展培训。这样一来,政府的培训补贴给了企业,学员又能在实际岗位中学到技能,企业还可以借此开展一些低成本的产品加工。
这也是陈万志这次全国“两会”期间要提的一个建议。
校企合作培训效果好
无独有偶,江津区区委书记王银峰、秋田齿轮公司董事长付中秋等人,曾在不同场合表达过类似的观点。他们建议,政府部门可考虑将农民工培训的经费,直接补贴给企业,这样既利于增强对农民工培训的针对性,也会鼓励企业多招用农民工。
重庆市联合技工学校校长夏惠萍说,去年,该校培训了一批返乡农民工,总数约有200人。“现在,这批学员全都都在深圳富士康集团工作,企业反馈的评价也很不错。”夏惠萍告诉记者,接下来她将再次前往深圳、广州,寻找企业合作。
2月24日,重庆华光实验学校的“岗前培训班”开班,首批150名农民工学员,他们并没有为培训后的工作发愁。学校校长王铁兰说:“他们已经被永辉超市订了。”
对此,一些接受采访的农民工就表示,他们更喜欢走进企业参加培训,哪怕工资低点,至少不用担心找工作,学到的技能也更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