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一个人的隐私战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02日14:35  新世纪周刊

  -猛犸

  轻信,是人肉搜索可以威胁个人隐私的心理根源。在愤怒的网民面前,个人的辩驳显得苍白无力

  2007年《时代》杂志的年度人物是“你”。

  “你”,是影响力不能小觑的网民。我们的世界正在被网民所改变,很多重大事件,都有网民的参与:或披露真相, 或参与评论,或成为事件的主角。将网民集体力量推到巅峰的,是毁誉参半的人肉搜索。标题党攻占的网络媒体、简单化的误 读和兴致勃勃的网民,已经构成了今天互联网上随处可见的风景。

  有了人肉搜索,互联网就变成前所未有的自由宽广世界,而个人隐私,则可能就此成为一个历史名词。从猫扑发起的 “虐猫女”和“铜须门”事件,到南京天价烟房管局长和深圳海事局党组书记,人肉搜索直如龙卷风般,摧枯拉朽,一往无前 。到目前为止,互联网上几次声势浩大的人肉搜索,还是卓有成效的。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所有人肉搜索都是正确的,正如并不 是所有战争的胜利方都是正义的一样。

  可能正是源于保护个人隐私的考虑,徐州市人大通过了一份《徐州市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这份条例一经 公布,马上就变成了耸人听闻的大标题:“徐州立法禁止人肉搜索”,并且被各类网站和博客纷纷转载。而实际上,这份将于 今年6月1日实施的条例,仅仅是在第十九条第九款提到了“禁止散布他人隐私,或者侮辱、诽谤、恐吓他人”而已。

  互联网就是能这么让人变得更容易轻信。人肉搜索的出发点往往是义愤,是内在的正义感。这种内在的正义感更容易 为人所利用,历史上多次群众运动的惨剧就是明证。当网络舆论千夫所指时,个人的解释、抗议和辩白,瞬间就会被汹涌而来 的数字洪流完全吞没;在万千愤怒的网民面前,一个人的力量完全微不足道。当个人信息在网上曝光,所有经历被公之于众, 甚至不实的指控被认定为事实,个人信誉不复存在时,保护个人隐私的说法,只能变成苍白的理想而已。

  乔治·奥威尔在1948年写的《1984》,提到了无所不在的监视装置“电幕”。这种设备能够同时接收和发送 ,会收集房间里的所有声音和图像,将人们置于时时被监视的状况当中。他写道:“你发出的每一个声音,都是有人听到的; 你做出的每一个动作,除非在黑暗中,都是有人仔细观察的。”

  这和互联网何其相似。互联网,也可以是这样的监视媒体。人们在网上活动时,都会留下些许痕迹。电脑安装的Wi ndows会将电脑的配置信息发送给微软,使用搜索引擎时的访问记录会保存在搜索引擎公司的数据库中。在论坛填写的注 册信息将会持久地留在网上。你的一切网上活动都有机器在忠实地默默记录,而且其中大部分都可以被搜索引擎找到。

  搜索引擎几乎能够涵盖人类已知的一切,但相比需要去挖掘答案的搜索,人肉搜索要强大得多。机器搜索不会分析和 推理,也不会将杂乱无章的信息整理出清晰的头绪,而网民的集体智慧,借助机器的强大信息收集和传递能力,将会表现出极 大的优势。人肉搜索能够聚拢分散于各地的人,得到帮助的几率也会大大增加。当网民为挖出某个人物的底细而群策群力时, 能够得到的成果将会十分惊人。

  派卡·海曼在他的《黑客伦理与信息时代精神》一书中,用了大量篇幅阐述了关于互联网上用户隐私的问题。早期的 黑客认为,言论自由和隐私保护是互联网应有之意,因此不遗余力地推行这一理念。然而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增长,以及政府和 企业对于互联网用户信息的有意收集,保护隐私变得越来越难。

  这也是我们每个人的现状。人肉搜索就像核武器,发射按钮就在每个人的指尖。或者,我们也该用对待核武器的方式 来对待它:作为威慑力量,而非实施打击的工具。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专题 新世纪周刊

相关链接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