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民增收难是当前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较为突出的问题,而欠发达地区农民增收难的问题尤为突出。这一问题解决的好坏不仅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能否又好又快的发展,也关系到农村乃至整个社会的稳定。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保证农民持续稳定增收,不能一蹴即就,而是要建立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应立足于当地的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区位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农民素质等因素,以系统工程的思维和方法,多角度、多途径和全方位地整合有效资源和要素,根据不同区域的情况,特别是要充分考虑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将扶贫开发与农民增收相结合,开拓创新,因地制宜。
建议:
一、动员社会力量,配合政府行为,加大投入,进一步建立健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发展的投融资体制与机制。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产业发展需要巨额资金投入,加大政府的投入是必需的,但单靠政府的力量不够,必须从农村金融、信贷、招商引资等多方面筹措资金。同时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引进谁投资谁受益的投入和管护机制,调动投资者的积极性,实现投资与回报的良性循环。通过基础设施改善促进产业发展,农民的持续增收才有保障。
二、选准主导产业,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业产业化,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在农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把农户小规模经营与大市场连接起来,走产业化道路,是当前农民增收的关键。要认真研究本地区的自然环境、生产环境和生活环境,因地制宜地搞好结构调整,在产业结构调整上要根据当地的特点和优势,选准主导产业,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培育和发展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协会等形式,让千家万户的农民成为产业化经营链条中的一分子,依托产业链实现可持续增收。
三、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化程度。
加强与沿海地区和经济发达地区劳动保障部门的联系,积极做好劳动力供求的调查、统计、预测和信息发布工作,建立健全劳务信息计算机网络和人力资源库,为务工和用工双方提供切实可靠的劳务信息。有规划有主导地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列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业务范畴,引导、支持和培育农村劳务输出协会。
四、加强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农民素质。
强化农村普通教育阶段中的生产劳技课,即普教与职教的早期结合,或称“职业教育早期嵌入普通教育”。具体做法是:从高小每学年学一种力所能及的实用技能(主要是非农技能,或农业科技的实用技能),则小学毕业后学生已具备三种技能;初中三年再如此,则初中毕业后已具备六种技能,为农村新增劳动力今后实现转移就业打下基础。
结合“阳光工程”和“雨露计划”健全和完善农民教育培训体制,包括教材编写,专业师资队伍和学校建设、课程设置等,为农村劳动力转移从事非农行业提升就业能力。
积极培育和发展农民教育培训产业,如亦教亦产、产教合一的农民培训基地等,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吸引各种资金、人才和技术进入农民培训领域,为加强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从人、财、物等方面给予支持。
五、培养扶持一批增收致富的带头人。
各级政府应建立有效机制,不断从当地增收致富能力较强、具有一定发展潜力的农民中筛选出一批人才,进行文化知识、思想素质、专业技能和经营管理、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学习培训,为他们提供外出参观学习的机会,提升他们的能力,充分发挥他们在建立农民增收机制中的带头作用。
六、从制度、政策、税收等方面扶持农民发展生产。
各级政府应在制度、政策、金融方面进行创新,认真落实和减轻农民负担的各项政策,减免税赋,最大限度地扶持农民发展经济效益较高的生产与经营活动,多元化开辟增收渠道,实现持续增收。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案复文:
你们提出的关于“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提案收悉,经商国家发改委,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动员社会力量,配合政府行为,加大投入,进一步建立健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发展的投融资体制与机制”问题。近年来,国家发改委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切实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不断调整和优化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加大了对农业和农村的支持力度,2003~2007年中央预算内和国债投资中用于农村建设的总量超过3000亿元,占当年中央政府投资总规模的比重由2003年的36%提高到2007年的约48%,其中直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投资所占比重达到30%。同时,国家发改委按照投资体制改革的要求,不断加强和改进农业投资项目管理,积极进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管理体制和机制创新,推进小型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产权改革,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的积极性。为更好地满足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的巨大资金需求,国家将逐步建立政府支农投入稳定增长的机制,同时积极探索财政性支农资金与信贷资金有效结合的途径,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二、关于“选准主导产业,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问题。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经。农业部会同有关部门出台了财政、税收、金融、出口等一系列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鼓励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紧密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帮助农户发展生产,带动农户进入市场;鼓励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加快建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鼓励发展现代物流,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保鲜和储运。农业部把发展一村一品作为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建设的重要方面,引导各地依托资源优势,结合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和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积极发展特色明显、品质优良、附加值高的农产品,挖掘特色产品市场潜力,大力培育农村主导产业,促进农业生产的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在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农业产业化取得了明显成效。到2006年年底,全国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总数达154842个,其中龙头企业71691个,各类中介服务组织70874个;各类产业化组织带动农户9098万户,农户从事产业化经营年户均增收1486元,并带动种植业生产基地10多亿亩、养殖水面9570万亩、牲畜饲养量14.6亿头、禽类饲养量113.4亿只。
三、关于“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化程度”问题。为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化程度,农业部等相关部门和劳动力主要输出地区重点做了以下工作:一是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中共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2003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进行了统一部署。连续五个中共中央1号文件和《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也都对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有力推动了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为落实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和国务院有关要求,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有序地向二、三产业和城镇转移,2004年,农业部会同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科技部、建设部共同启动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简称“阳光工程”),对有转移意愿的农民,由国家财政补贴,在输出地开展转岗就业前的短期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外出务工的能力,促进农民增收;同时,积极开展基本权益保护、法律知识、城市生活基本常识等引导性培训,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遵纪守法观念和维权意识。为了提高农民转移就业的组织化程度,阳光工程在培训模式上主推订单培训,提出了80%转移率的检查验收标准,将职业介绍能力和劳务订单情况作为招标认定培训机构的重要参考依据,实行“订单”、“定向”培训,保证农民受训后能够顺利转移就业。截至2007年年底,中央财政累计投入资金达21.5亿元,培训农村劳动力1230万人,转移就业1063万人,培训转移就业率达86%以上,并带动地方投入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资金30亿元,培训农民近3000万人。阳光工程的实施,使参加培训农民的综合素质和适应城市生活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工作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得到了明显增强,务工收入明显增加,受到农民的普遍欢迎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肯定,被誉为德政工程。二是积极探索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农业部在开展农村劳动力平等就业试点中,突出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重点建设农村劳动力资源信息系统,为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化程度提供必要的支持。三是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监测。农业部充分利用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每年两次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数量、结构、收入、到达地点及接受培训情况等进行监测,及时发布监测报告,引导农村劳动力平稳有序转移。四是积极开展农村劳务对接。重庆市充分发挥406个定点培训单位、344家职介机构、88个市外劳务“窗口”和市政府6个驻外办事处的作用,在全国主要输入地设立了劳务输出办事机构,拓展了新疆、福建、云南、东北等一批新的务工基地,及时为当地农民提供外省用工信息。2006年,该市为了弥补百年一遇特大旱灾给农民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组织农民到新疆摘棉务工,共调用33个专列,组织摘棉农民工11.59万人进疆,其中政府直接组织7.019万人,使全市农民人均增收10元左右,对农民人均增收的贡献率为16.2%。黑龙江省、市、县、乡、村的领导带头出去搞劳务对接,开辟劳务市场,2004年以来,仅省组织的大型劳务对接会就达14次,全省有2/3的县乡主要领导或主管领导带队外出与用工单位搞对接、签订单、促输出。同时,一些地方还积极做好农民工跟踪服务。湖北省成立了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站,在报纸和网站上公布求助电话,为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服务;在农民工集中地建立党支部、工会组织,成立农民工权益维护保障协会、农民工服务站,为农民工办理劳动合同、签证等提供服务,受到广大农民工的好评。
四、关于“加强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农民素质”问题。为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农业部从1990年开始“绿色证书”培训试点,逐步建立和完善绿色证书制度,并于1994年正式启动实施了“绿色证书工程”,按照农业生产岗位,对农民进行岗位生产和经营管理基础知识培训,着力培养农民技术骨干。为使农村普通初中教育与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农业部、教育部于2001年联合下发了《关于在农村普通初中试行“绿色证书”教育的指导意见》(教基〔2001〕18号),选择部分地区,在初中阶段的劳动技术课时和地方安排课时中开展“绿色证书”培训课程试点。《意见》下发以来,各地根据当地需要,创新教育形式,调整课程内容,抓好工作落实。一是在保证执行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的前提下,不延长课时,不增加授课总量,在初中阶段的劳动技术课时和地方安排课时中开展“绿色证书”培训课程,使学生在初中阶段接受300课时左右的绿色证书培训,其中60%左右用于理论课,40%左右用于生产实习课。二是调整部分教育内容,由县、乡两级教育行政部门与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当地实际确定2~3门专业课程(果树、蔬菜、畜牧、农学等),使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掌握某种岗位生产、经营管理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三是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负责考试、考核,对合格者发给“绿色证书”培训结业证书;对获得结业证书的学生,根据不同岗位的要求,经过一定时间的生产实践或实习后,按照《绿色证书》发放的有关程序和要求,经“绿色证书”办公室核验备案,发给由农业部统一印制的《绿色证书》。实践证明,在义务教育阶段对农村初中学生进行农业岗位生产和经营管理知识教育和培训,符合农村实际和农村中学生的需求,为相当部分不能升入高一级学校而返乡的农村新生劳动力创造了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必要条件,受到广大农村中学和学生的欢迎。如云南省近年来在省内50多个县的农村初中引入“绿色证书”教育,每年培训学生2万人,截至2007年,已培训学生10多万人,其中获证5万多人。这些学生在义务教育结束后,不仅具备了基本的科学文化素质,还掌握了必要的农业生产技能,人生发展的道路因此而更加宽广。此外,为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加强农村职业技术教育,2005~2010年,国家发改委计划安排专项资金60亿元加强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坚持面向农村,主要支持招收农村学生的县级职教中心和中等职业学校改善办学条件,重点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城乡劳动力的就业和创业能力。截至目前,已安排中央资金40亿元,支持了1500多所中等职业学校建设。
五、关于“培养扶持一批增收致富的带头人”问题。《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意见》(中办发〔2007〕24号)对致富带头人培养工作作出了专门规定。目前,农业部正在抓紧制定《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素质提升计划实施方案》,依托华西村等10个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重点对农业专业大户、农村经纪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技术协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负责人进行培训。通过学习培训、参观考察、经验交流、创业扶持等方式,进一步提高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带领农民群众艰苦创业、发展生产、勤劳致富的能力。
六、关于“从制度、政策、税收等方面扶持农民发展生产”问题。近年来,中共中央、国务院与时俱进加强“三农”工作,作出了一系列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战略部署,连续下发了五个1号文件,强调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必须始终作为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制定了“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方针,加大“三农”投入力度,巩固、完善、强化强农惠农政策,形成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良性互动格局,探索建立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近年来,国家不仅取消农业税、农林特产税和屠宰税,而且财政支农力度不断加大。2007年中央财政安排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资金规模达到513.63亿元,今年这四项补贴又有大幅度地提高,规模达到1028.63亿元。测土配方施肥、动物防疫、农民培训和产粮大县奖励等补贴资金规模和范围也在继续扩大。农业部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组织实施发展现代农业十大行动,促进粮食、生猪、油料、奶业健康发展,抓好农业抗灾救灾和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着力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大力推进农业管理体制改革和农业法制建设。经过全国上下特别是亿万农民的共同努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2007年,全国粮食总产达10030亿斤,实现连续4年总产增加,单产创记录,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140元,连续4年保持较快增长,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在今年自然灾害多发重发的严重情况下,夏粮又喜获丰收,夏粮总产达到2408亿斤,比上年增加61亿斤,增长2.6%。农业部将与各地各部门密切配合,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自觉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谋划农业农村经济工作,坚持不懈地加强农业基础,毫不动摇地抓住粮食稳定发展这个关键,千方百计围绕农民增收这个核心,加快实施新一轮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广农业节本增收技术,落实各项补贴政策,发展农业保险和农村金融,继续做好减轻农民负担工作,完善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制度,努力从制度、政策、税收等方面进一步扶持农民发展生产,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非常感谢你们对“三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