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圆明园鼠首和兔首铜像买主身份昨日终于水落石出。出乎很多人意料,买主竟然是一位中国收藏家——中华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顾问、厦门心和艺术公司总经理蔡铭超。昨日,蔡铭超表示,尽管自己拍下了这两件文物,但不会付款。
谜底揭晓,将整个事件推向一个更加戏剧化的发展方向。
拒绝付款
昨天上午,中华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在北京丰联广场丰联会馆召开新闻发布会,宣称上月25日在法国佳士得“伊夫·圣洛朗与皮埃尔·贝尔热珍藏”专场拍卖会上拍下两尊圆明园兽首的“神秘买家”,就是该基金“国宝工程”的收藏顾问蔡铭超先生。
蔡铭超昨天出现在新闻发布会现场,他表示:“这个款不能付。”
蔡铭超说:“当时我想,每一位中国人在那个时刻都会站出来的,只不过是给了我这个机会,我也只是尽了自己的责任。”
此前国家文物局和圆明园管理处均曾明确表示,反对以“回购”方式买回被掠夺的中国文物。此次兽首拍卖,竟然是中国人中标,不免让人产生疑惑。
对此,中华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副总干事牛宪锋昨天解释道:“当时的本意是看一下拍卖现场的情况,如果撤拍或流拍,我们就不参与了,如果是进入了正常的拍卖程序,我们就会进一步关注。当现场拍卖师报价900万、1000万、1100万欧元的情况下,我们还是参与了竞拍。”
听牛宪锋口吻,此次参与竞拍,是出于该基金的意志。
鼠首和兔首铜像最终共以3149万欧元落槌(折合人民币2.7亿元)。
在昨天为时10分钟的新闻发布会上,蔡铭超仅露面了2分钟。此后无论是他本人还是基金方面都拒绝就此事接受任何采访。
自相矛盾
蔡铭超是内地著名收藏家。他曾于2006年10月7日,在香港苏富比“佛华普照——重要明初鎏金铜佛”专场拍卖会上,以1.16亿港元的高价拍下一尊流失海外多年的明永乐释迦牟尼坐像,创造了中国工艺品的世界拍卖纪录,轰动一时。
2002年成立于北京的中华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则是国内第一家以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为宗旨的民间公益组织,其主要职责是通过民间渠道,协助政府,促成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回归中国。圆明园兽首将在法国巴黎被拍卖的消息也是去年10月份通过该基金首次在国内被报道,从而引起广泛关注的。该基金曾强烈抗议拍卖圆明园鼠首和兔首铜像,并致函拍卖方表达了反对拍卖流失文物的态度。
在近日的媒体报道中,牛宪锋就曾多次强调“不拍卖是底线也是前提,如果不拍卖就有探讨的空间和商讨的余地”。此前,由88位中国律师自发组成的追索圆明园流失文物律师团曾以欧洲保护中华艺术联合会的名义专程向法国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停止拍卖,但遭到驳回。如今中华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以这种方式“阻止”了拍卖,据牛宪锋本人的说法,也是“冒着极大的压力和风险”的非常举措。
拖延战术?
一石激起千层浪,蔡铭超在发布会上表态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在感情上,我支持他(蔡铭超)的做法,但是在法律上,这么做还是违约的。” 律师团发起人之一李兴锋说。
据知情人士透露,按照法国当地法律,阻碍拍卖者不仅在刑事上可能会面临6个月的监禁和2.25万欧元的罚款,拍卖公司还有权就此事提起民事诉讼,要求买方赔偿其损失。
目前为止,佳士得方面仍拒绝证实蔡铭超就是两尊兽首的买主。
香港佳士得发言人凯特·马林向《纽约时报》表示,所有参与佳士得大型拍卖会的竞拍者都必须事先提供一定的银行和信用记录,才能够获得竞拍资格。依此判断,蔡铭超在竞拍前可能毋需缴纳保证金。
凯特·马林还表示,在买方无法付款或拒绝付款的情况下,拍品的购买权并不是自动移交给出价第二高的竞拍者,而是先在买卖双方之间进行协商。她拒绝透露如果蔡铭超拒绝付款,将会发生什么。不过凯特·马林介绍说,通常而言,拍品很少会在短时间内再次现身拍卖场。因为上一次拍卖的失败,很可能会降低拍品的价值。
对于律师团来说,无论结果如何都将为他们的再度起诉创造条件。李兴锋表示,目前律师团已经在考虑再度起诉的相关事宜,但能否成功索回文物还是个未知数。“只能说,这次的准备时间比上一次更加充裕了。”李兴锋说。 吕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