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没着落,情绪很低落。”北京联合大学的毕业生张少萍想哭。她是商务日语专业的三年专科学生,曾经的一个奥运会优秀志愿者。
她已经投出了将近40份简历,但仍没有回音,她不想相信这个事实。大学生在面临连续多年就业难之后,今年更找不到其他字眼来形容当前的就业形势了。
枯燥的数字表述的是一个严酷的事实。2009年,中国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创纪录的611万,加上2008年尚未就业的100万大学生,今年等着就业的大学生规模达到了710万,这个数字相当于丹麦王国总人口的1.3倍。创造710万个就业机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何况还赶上了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冲击。温家宝总理不忘提醒说,虽然中国经济开始好转,但金融危机的影响还未见底。
然而,这些缘由并不能掩盖长期以来的问题———多年来,应试教育模式下的基础教育和精英教育模式下的高等教育也难辞其咎。
事实上,在基层和农村,需要大量合格的、接受良好教育的教师、医务人员还有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这出现了农村和基层需要大量人才和大学生就业难并存的结构性矛盾。
为什么会这样?显而易见的原因是城乡二元体制结构所附带的种种公民身份的差别。农村缺乏对大学毕业生的吸引力,现在的农村显然没有当年“上山下乡”时的那种优势:那时候农村不仅可以提供就业机会,有相对足够的粮食解决温饱问题,而且还可以获得一种政治身份上的认同。
现在政府已将应届大学生就业问题放在了就业问题的首位,并采取了颇有针对性的措施。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鼓励他们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也鼓励和支持他们创业;同时也要提升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所有高校都要确保毕业生在离校前参加学习实践活动,完善毕业生见习制度。
如果大学生来自城镇,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如果他们来自农村,更是家中的精英,他们身后还有千千万万个家庭。总理说,就业不仅关系到一个人的生计,而且关系到一个人的尊严。其实,如果大学生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得到尊严的不仅仅有他们自己和他们的家庭,也有这个社会。□本报记者 郭少峰
■ 案例 选择社区不是逃避
刷新、翻页……一边摇着头一边重复点击鼠标。这家招聘网站的不少职位,已看过了数十遍,“职位都不太好。”王妮很无奈。
24岁的王妮2007年从北京联合大学法学专业毕业,作为大学生服务基层志愿团的志愿者到宣武区团委机关工委工作,为期两年。今年7月工作期限将满,她不得不重新找工作。
【动摇】 “现实就是现实”
其实,从去年开始,王妮就发现工作不那么好找了。网上的职位都是“低层次的”。招聘会上,大多是中小企业,而大国企和事业单位都没有好的职位,即使有好职位对于学历要求也很高,竞争更加激烈。“新闻上不是说,有的单位光简历就装了一袋子嘛。”
“失业”渐渐逼近,王妮感到窘迫。“那也不能在家待着啊,实在不行就到中小企业先干着。”王妮到事业单位的想法有些松动,“现实就是现实,你必须要面对”。
【倒戈】 “社区工作挺好”
去年11月,宣武区团委机关工委领导看到报纸上说宣武区正公开招考社区工作者,有意无意地问王妮愿意不愿意报考。
当时一起当志愿者的有10多人,几个人凑在一起一交流,都觉得经济危机造成就业形势很严峻,社区工作应该还不错。
“仔细一想,到基层社区工作也挺好,尤其是女孩子。”家住宣武,从家到单位很方便,不用整天赶着挤公交了,这是王妮心中的小秘密。于是,王妮到事业单位的想法完全动摇了。
【坚定】 “长期扎根社区”
2008年11月22日,报考的日子。上午8点多来到报考点时,王妮立即感到自己的选择没错,“现场8个街道办的报名点前,都排满了人。”
基本工资和职务年限补贴总额正职1680元/月,副职1485元/月,每年还有人均3600元的奖金。社区工作者的待遇,报纸上说得很清楚。“钱虽然少了点,但这不是最主要的。”王妮看重的是社区工作未来巨大的发展空间。
她确信,社区工作不仅仅是处理调解纠纷这些小事,而是越来越注重服务职能提升,“这里的平台会很好”。而且,社区工作还能用上自己所学的法律知识。
严峻的就业形势是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但王妮说,“选择社区工作,不是为了在就业危机中寻找过渡。”她坚信,自己会长期扎根在社区,“我的选择很理智”。
□本报记者 陈俊杰 实习生 刘珍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