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记者 殷玉生)“政府带头增收节支,对全社会是一个鼓舞。”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迟福林昨日表示,在《把明显降低行政成本作为应对危机的重大举措》提案中,他建议两年内分步骤将行政成本降低15%至20%。
迟福林认为,以2006年为例,如果行政管理费在7571.05亿元的规模上削减20%,就能节省开支约1500多亿元。要以强化预算为起点,全面推进政府行政支出公开化。赋予各级人大预算委员会预算编制的功能。目前各级政府行政成本相当一部分在预算外资金和非预算资金中列支,是导致行政成本不断攀升的重要原因。要以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为起点,尽快制定《信息公开法》,把行政开支等政务公开化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以提高行政开支的透明度。
迟福林说,进一步完善各级政府的电子政务系统,逐步将日常行政事项、审批事项、备案事项等通过网络处理,大力推行电子政务以节约行政成本。要严格规定今后几年内各级政府不得修建“楼堂馆所”;今后两年内不再新增公务用车;各行政机关招待费总规模下浮20%;严控会议数量与规模,从今年起会议经费每年下降10%;对行政浪费、各种巧立名目的出国公款旅游和会议旅游等加大处罚力度,并及时向社会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