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经济危机中的财政部长:捉襟见肘成上下感受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05日11:10   南方新闻网

  【两会特别报道·经济危机中的部长们】

  一边是“增支”,另一边是“减收”,捉襟见肘是财政部上下的感受,“我们要做的,就是尽量筹钱”。

  “2009年将是财政非常困难的一年”。这成为最近谢旭人被外界引述最多的一句话。

  2008年9月15日,美国,雷曼兄弟被允许破产,世界从此不一样了。在随后的几周里,亨利·保尔森成为全球媒体上出现最频繁的名字,这位自信、强硬而又大权在握的美国财长做出了错误判断,他褪去光环,从万众期待的拯救者沦为了“不知道先生”。

  与之相比,中国财长谢旭人几乎是生活在公众视线之外。他在媒体上出现的次数屈指可数,人们记不住他说过什么,更无从得知他在做什么。在财政部的官方网站上,从2007年8月上任至今,谢旭人的“重要活动”不过寥寥十余项。

  “财政部是一个被动的部门,基本是执行国务院的政策措施。”一名要求匿名的官员说。虽然中国的国库充裕为各国所羡慕不已,在外界看来,金融危机下,中国的财政部长或许应该是全球最游刃有余的财长,但是,谢旭人的2008年,丝毫不轻松。

  谢旭人在不停加班。陪同领导人出访、参加国际的多边或双边会谈、调研、开会、讨论……时间如此不够用,他多年的习惯——每周爬一趟香山,也不得不放置一边。

  部下对他的评价是“严谨、细致、廉洁、不辞辛劳”。这位出生于浙江宁波的技术官员,对细节和数字要求极高,部里的人都知道,如果部长发火,原因基本不外乎——提交上来的报告里情况不明、数据不准确、没有说清楚。

  一些重要的报告,不管多忙,谢旭人会亲自动手改,常常是“改动的字数,比原稿的字数还要多”。将提交全国人大讨论的2009年预算案,部里上下改动了“即便没有一百遍,几十遍肯定是有的”。

  缘何如此勤勉、辛劳?一部分原因是性格使然,另一部分原因是现实所需。

  2008年,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经历了从“防过热”到“保增长”的陡然转向,对于财政部而言,这意味着工作方向的全盘逆转,所以,更清晰地了解现实实属必要。

  而且,南方冰雪灾害、通货膨胀、汶川地震、全球衰退带来的经济下滑、两千多万民工失业、北方旱灾……事件接踵而至,每一项事件的应对都意味着大笔计划外的财政支出,“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更是前所未有的大规模支出,钱从哪里来,则是“大司库”需要解决的问题。

  经济下行,不能加税。事实上,为稳定经济,自2008年9月起,证券交易印花税改为单边征收、提高商品出口退税、取消停止100项行政收费、将增值税改为消费型等一系列减税政策陆续宣布。

  一边是“增支”,另一边是“减收”,捉襟见肘是财政部上下的感受,“我们要做的,就是尽量筹钱”。从何处筹?压缩支出和发债是仅有的两个选项。

  据悉,除了对公务购车用车、会议经费、公务接待费、出国经费等实行零增长之外,在预算案里,“连教育支出的增长比例都将下调”,而计划发行的国债将达历史性的9500亿元。1月,谢旭人表示,“2009年将是财政非常困难的一年”。这成为这位中国财长被外界引述最多的一句话。(作者: 南方周末记者 余力)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专题 南方周末

更多关于 谢旭人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