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两会召开前,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常委会同意全国政协委员、原上海市卢湾区副区长忻伟明辞去委员身份。
去年10月,忻伟明和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区委书记杨湘洪先后在法国考察期间滞留不归,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忻伟明此番请辞政协委员获准,再次将人们的目光集中到这一事件上来。为此,台盟中央在今年两会上提交了一份提案,提出应当尽快建立健全官员滞留他国预警机制。
公费出国考察变了味
“官员公费出国考察,本意是让官员开阔眼界,学习先进经验。但现在有些已经变异为公款旅游、购物、安排子女留学,甚至是部分贪官敛财或外逃的途径。”提案指出,这种现象虽属个别,但损害了党和国家的形象,造成了较为恶劣的社会影响和国际影响,也暴露了干部管理上的盲区。
提案指出,从外逃主体上来看,近年来,中高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厅级干部外逃现象比较突出,一批“裸体官员”的存在,更应该引起重视。所谓“裸体官员”,指的是官员一人在大陆,家庭其他成员定居海外。“虽然目前没有证据显示‘裸体做官’与腐败有着必然的关系,但是这无疑是一个信号,应当引起反腐、防腐工作的注意。”
建立报告和备案制度
如何从制度上防止官员外逃、滞留不归的发生?提案指出,除对厅级干部出国考察附加更为严格的审批条件外,还应当建立预警工作机制,通过统计、分析和研究腐败分子外逃或资产转移的情况,掌握贪官外逃的信息和动态,制定预防措施。
提案建议,要建立和完善领导干部配偶和子女移居海外的报告和备案制度,根据党员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的有关规定,党员干部有责任将配偶子女移居海外并申请“绿卡”的情况向组织报告,隐瞒不报的应当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把好出入境检查关口
提案建议,应当尽快建立健全以财产申报为主要内容的领导干部廉政档案制度,不仅包含领导干部的个人财产和收入情况,也应当包括领导干部的家庭收入、家庭成员是否在境外有存款或购置财产等内容。
此外,必须建立一个简便高效的边控审批、协调机制,使相关部门的请求能够尽快到达出入境部门。台盟中央还建议,要加强国际间的信息共享,及时掌握腐败分子在国外购置地产、转移资金、申请移民的重要信息。
特派记者潘高峰江跃中
(本报北京今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