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小康》杂志社长:经济危机下的两会更关注民生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05日18:48  《小康》杂志
《小康》杂志社长:经济危机下的两会更关注民生
求是《小康》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舒富民

  求是《小康》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舒富民

  如何应对失业,如何解决老百姓的教育、医疗、住房等问题,都是历届“两会”中备受关注的议题。为应对当前的经济危机,解决民生问题,国家前不久出台了扩大内需的4万亿元投资。这笔投资在运用上如何做到更加代表民意,给人民带来更多实惠,将会成为“两会”代表热议的焦点。我个人认为,为扩大内需与民生的紧密结合,应该在4万亿元投资的运用上注重“四个倾斜”。

  第一,应向教育尤其是农村教育倾斜。200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宣言强调,教育是实现经济增长与恢复、减少贫困、饥饿和童工现象、提高收入、改善健康和生活的最有效的工具之一,在当前的金融危机中,教育的这些作用显得比以往更为重要。就我国而言,廉价劳动力长期以来是我们的比较优势,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沿海及发达地区进行工业制造。工人教育水平偏低,基本只能从事简单的工作,技术含量低。当这种低价劳动力+低成本组合成“代加工”发展模式走到尽头的时候,大量密集型加工制造企业倒闭,这些低价劳动力也首当其害。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是整个人力资源体系的根本,要实现人力资本的超越,实现国家的追赶,我们必须重视教育。不仅如此,教育还事关民族素质的提高,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三农”问题的解决。因此,加大教育的投入是必然的。将4万亿投资的一部分用来改善中国教育尤其是中国农村教育的软件和硬件就显得尤为重要。前不久,国家出台了“一村一干”计划就非常好,我认为更有必要出台“大学生下乡支教”的专项计划,即在妥善安排好出路之后淘汰一批低水平的教师,以高于城市教师的待遇招聘高素质的大学毕业生乃至研究生赴农村支教。这样既提高了农村教师队伍的素质,又解决了大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还扩大了内需。

  第二,在不违背经济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应更多向就业岗位充分的行业和企业倾斜。统计发现,在国际金融危机等不利影响下,2009年我国各地失业率比2008年有所上调。2008年只有9个省份失业率高于4%,而在各地制定的2009年就业目标中,除北京的失业率定为2.5%,江西未公布相关数据外,6个省份的失业率预计为4%,其他23个省份均在4%以上。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国家和地方政府纷纷出台促进就业的政策。而这些政策的着眼点大多落在支持鼓励企业充分吸纳劳动力上。因此,在4万亿投资以及国家结构调整和“十大振兴规划”中应该更多的考虑支持那些就业岗位充分的行业和企业。

  第三,应向民营企业倾斜。民营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激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力的重要元素之一;民营企业可以吸纳更多劳动力,为缓解社会就业压力,确保社会稳定方面做出了贡献;同时,民营企业通过多样化生产或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多种多样的需求,扩大了内需,增加了购买力等。据统计,当前,民营企业占创造就业岗位比重是75%,占GDP的比重是60%,税收也是50%左右。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如今民营企业贷款难问题日益突出,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发展。一些代表建议将4万亿元的一部分用来支持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的发展。给予其税收减免、出口退税或财政补贴;支撑其完成产业转移和承接;以岗减税、以产补贴;通过宏观调控政策倾斜向中小企业释放流动资金,降低银行向中小企业贷款的风险;创立有效的担保机制、开发多渠道的融资平台等。

  第四,应向消费型投资倾斜。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蔓延,我国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受到严重冲击,对我国经济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而拉动内需、促进消费就成了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国家和地方纷纷出台政策刺激消费。例如。国家激活农村消费的“家电下乡”政策、“农机补贴政策”和“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鼓励住房消费的政策,扩大汽车消费的政策。还有最近被社会热议的各地政府发放消费券等都是一些积极的探索和有益的尝试。目前,这些措施的效果已经初步显现,对于拉动消费、扩大内需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消费补贴应减少中间环节的补贴,更多地补贴到消费终端,即直接送达广大的老百姓手中,通过终端消费的形式,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防止腐败,更大限度地体现公平。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经济危机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