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政府工作报告起草人:报告蕴含民生大账本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06日04:08  中国青年报

  本报记者 崔丽 叶铁桥

  “唱国歌!”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激昂、高亢的国歌声回荡在北京人民大会堂。3月5日,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首次以唱响国歌的方式迎接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召开。

  歌声中,一股力量在凝聚、升腾、传递。上午9时,温家宝总理健步走上主席台,这一刻,全中国、全世界在瞩目,瞩目这位大国总理所作的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

  在世界经济陷入衰退的大背景下,中国如何应对这场百年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中国政府在全力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上,又会使出哪些“中国功夫”?今天,《中国青年报》记者独家专访了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两位成员:国务院研究室社会司巡视员邓文奎、宏观司副司长肖炎舜,请他们对举世关注的政府工作报告进行详细解读。

  宏观调控:该出手时就出手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最突出、最鲜明的特点就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全面部署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全力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肖炎舜一语中的。

  2008年,面对国际金融经济形势的风云突变,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走向颇引人关注。从“防经济过热、防明显通胀”,到“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再到“把宏观调控的着力点转到防止经济增速过快下滑,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中央政府果断出手,适时调控。然而也有质疑的声音认为,在国际金融危机袭来时,中国宏观调控政策显得动作滞后。

  对此,肖炎舜并不表示认同。“温总理在报告中谈到了这一问题,去年经济工作的一个显著特点,正是中央及时果断调整宏观经济政策,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全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肖炎舜详解此次宏观调控的重要特点:见事早、判断准、行动快。2008年前几个月,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大幅上涨,输入型通货膨胀压力加大。2月至4月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持续超过8%,物价过快上涨成为当时的主要矛盾。“把‘防经济过热、防明显通胀’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完全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肖炎舜说。

  去年年中,美国次贷危机阴影悄然显现,并不断蔓延和加深,我国沿海地区受到的不利影响逐步显露。此时,国际能源和粮食价格仍在高位波动。

  中央审时度势。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在部署下一步工作时,明确提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

  2008年9月,美国具有158年历史的雷曼兄弟投资银行应声倒地,如同推倒了的多米诺骨牌,由次贷危机演化而来的华尔街金融风暴迅即席卷全球。

  当此重要关口,中央迅速加大调控力度,果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迅速出台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陆续制定和实施一系列政策,形成了系统完整的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计划。肖炎舜说,“在此之前,我国的财政货币政策是‘稳健、从紧’搭配,这次一下子调整为‘积极、适度宽松’搭配,调整力度是非常大的。当时中央对出台扩大内需十项措施的要求是‘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争分夺秒地加以落实’。这集中体现了这次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的特点。”

  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果断适时调整对缓解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增强信心、稳定预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去年在不少国家经济纷纷陷入衰退的情况下,中国经济保持了9%的增长率,来之不易。

  “目前,我国经济基本面是好的,经济运行中开始出现一些好的迹象,如果没有中央及时采取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就不可能出现这种好的效果。”肖炎舜如此评价。

  一揽子计划:既要渡难关,也要上水平

  在世界经济饱受金融危机肆虐之苦时,世界也不约而同地把目光盯向中国。有海外媒体把中国看作带动全球经济重新起动的发动机。政府工作报告中将出台哪些经济振兴措施,尤其受到海内外媒体高度关注。

  温家宝总理在报告中提出,把扩大内需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长期战略方针和根本立足点,实施一揽子计划:大规模增加政府投资和实行结构性减税、大范围实施调整振兴产业规划、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加强科技支撑、大幅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一揽子计划贯穿了整个政府工作报告。”邓文奎说,“一揽子计划,把扩大国内需求、调整振兴产业和推进自主创新结合起来,把增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和改善民生结合起来,把当前和长远结合起来,不仅要战胜当前困难,也要为今后的长远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这个一揽子计划背后的深意在于,不仅强调要应对当下的国际金融危机,渡过难关,同时要着力转变发展方式,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使我国的科技水平、自主创新能力迈上一个新台阶。在经济困难的时候,强调‘调结构、上水平’显得尤为重要。”邓文奎、肖炎舜一致认为,这些政策注重标本兼治、综合协调、有机结合、相互促进,是站在更高层面上的一项宏大系统工程。

  大幅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一册沉甸甸的民生大账本

  在“四大”一揽子计划中,大幅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尤其令人关注。也有人发出疑问,提高社保水平需要加大投入,现在国家经济形势不景气,为什么还把钱花在社保上面?

  温总理多次动情地说,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重视民意、体察民情、关注民生。

  今年全国两会召开前,由数百万网民总结出的“六大期盼”令人震动: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反腐倡廉、教育公平、医疗改革、住房保障名列其中。

  “温总理讲大幅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就是在回应这种民意和民情。”邓文奎说,“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是政府的基本职责,从养老、医疗、教育、就业、住房基本生活等方面为老百姓建立一个安全网,这个安全网不仅是人民生活的安全网,也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安全网。这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是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

  当前贫富差距过大,收入分配不公,引发了社会矛盾。社会保障是调节社会收入的重要手段。邓文奎认为,“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调节收入应把力量更多地放在提高低收入人群的收入上,社保本质是社会互助共济制度,是调节社会分配、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

  政府工作报告不仅是一个经济投资账本,也是一册沉甸甸的民生大账本。邓文奎说,“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一揽子计划的重要内容,体现在各个方面。”

  中央财政拟投入社会保障资金2930亿元,比上年预计数增加439亿元;各级财政今后3年医疗卫生投入8500亿元;小学、初中学生人均公用经费分别提高到300元和500元……

  “使人人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要把学校建成最安全、家长最放心的地方”,“切实解决看病贵、看病难问题,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人民大会堂回荡着温总理响亮有力的话语,掌声如潮。

  大学生就业也进入了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突出位置,并提出了多种具体鼓励和扶持措施。

  “我国每年新增劳动力1000多万,今年大学毕业生就有610万,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应该把大学生就业放在重要的位置上。”邓文奎说,大学生是新增劳动人口的主体,是优质的人力资源,要发挥好他们的作用,否则就是极大的浪费。很多学生来自农村,多是独生子女,解决了一个人的就业就解决了一家人的生活,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我国发展经济、发展一切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另一方面看,只有不断地改善民生,才能持续地创造有效需求,才能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邓文奎说,一揽子计划涵盖了经济、财政、社会政策的各个方面,是互相协调、有机统一的整体,如此才能保证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地健康发展。

  鼓舞信心凝聚力量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是一份鼓舞人心、提振信心的报告,相信代表看了会有信心、老百姓听了会有信心,企业的投资信心和居民的消费信心都会增强。”肖炎舜说。

  鼓舞信心,并不是回避问题和矛盾。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外部需求明显萎缩,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城镇失业人员增多,经济增长下行压力明显加大。

  温家宝指出:我们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并从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报告直面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态势,深刻剖析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问题,增强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从而增强了扭转经济增速下滑、促进科学发展的紧迫感。”肖炎舜说。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寒冬,从中国乡村到工矿企业,从中欧首脑会议到达沃斯论坛,温家宝总理清晰而坚定地传达着这样的信息:在困难面前,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在困难面前,精神的消沉比经济的萧条更可怕。

  增强信心并不是空喊。“我们完全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克服困难,战胜挑战”,温家宝总理的声音沉稳有力,他集中用“八个来自”阐述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语言精炼,洞察深刻。这正是我们信心和力量的源泉,是全国人民和衷共济、共克时艰的有力支撑。

  “这‘八个来自’每个方面都是实实在在的,既有充分的依据,又有丰富的内涵。”肖炎舜称。

  比如报告中讲“运行稳健的金融体系”和“富于弹性的宏观调控政策”,肖炎舜以此为例,具体阐释了这一信心支撑的事实依据。

  我国银行业在全球金融动荡中保持稳健运行,银行体系流动性十分充足。截至2008年12月底,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流动性比例为46.4%,同比提高7.1个百分点;人民币存款超额备付金率7.6%,同比提高近1.1个百分点。

  “这与有些国家信贷市场萎缩、金融机构纷纷倒闭的情况形成鲜明对照。”肖炎舜感慨道。

  9500亿,这一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数字引起很多代表关注。报告中称,今年全国拟安排财政赤字合计9500亿元。相比于2008年的1800亿,增加了4倍多,创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最大规模。

  温总理提出:虽然当年赤字增加较多,但由于前几年连续减少赤字,发债空间较大,累计国债余额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在20%左右,这是我国综合国力可以承受的,总体上也是安全的。

  肖炎舜说,“这充分表明了我们国家的财政是健全的,有条件更大地发挥财政政策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同时,我们通过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促进经济增长,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实现财政积极平衡,降低财政风险。”

  打铁还需自身硬。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大局,政府工作报告对自身建设提出严格要求:绝不能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脱离实际的“政绩工程”,绝不允许利用扩大公共投资为单位和个人谋取私利。行政权力运行到哪里,监督就落实到哪里,财政资金运用到哪里,审计就跟进到哪里。

  温家宝最后表示,“通过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创造良好发展环境,增强企业投资的信心,增强社会消费的信心,增强人民群众对国家发展的信心。”大会堂里,掌声经久不息。

  本报北京3月5日电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专题 2009年全国两会

更多关于 政府 工作报告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