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恢复“五一”黄金周扩大国内消费市场
自从去年假期调整方案实施以后,各界就开始对这一举措进行了广泛的论证,特别是在当前经济环境和刺激内需的背景下,关于恢复五一黄金周的话题就成为了包括两会委员在内的各界人士讨论的热点。全国政协委员、苏宁电器董事长张近东在今年两会提案中就表示,节假日消费是一种特别的消费方式,由于我国处于经济发展中期阶段,消费心理仍不成熟,人们习惯以节假日消费为主,包括商品购物、旅游、休闲、交友、团聚、服务享受等,恢复五一黄金周,可以提高全国资源集聚效应,扩大国内消费,拉动经济发展。
“黄金周”释放巨大消费能量
张近东委员认为,当前面对全球经济不景气,国内经济增长放缓,政府出台一系列经济刺激措施,已经起到一定效果。刺激经济应该从多方面着手,消费是内需推动的根本,黄金周释放的巨大消费能量,无疑对刺激消费拉动内需有积极的意义。
从1999年国庆实施第一个“黄金周”以来,产生了惊人的消费力,每年的黄金周成为启动经济的一大“发动机”,对于处于工业化初中期的中国经济,产生了特殊的经济拉动力。
例如2007年五一黄金周,全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00亿元,比2006年五一黄金周增长15%。2007年五一黄金周期间,扩大消费成为节日市场的主题,各地商业企业拓展商路、规范促销,商品市场消费、体育文化消费、娱乐休闲消费全面繁荣。
张近东认为,黄金周能够带动五方面市场亮点:一、商品销售稳定增长;二、消费理念不断升级;三、“农家乐”产生新的消费力,促进城乡和谐,带动农村消费增长;四、传统特色餐饮业红火,婚庆、家宴生意火爆。五、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足,节日市场平稳运行。
黄金周在人们生活、经济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这种全方位的消费需求,产生了巨大的消费能量,商家和消费者都从中获益。
交通、服务不再是黄金周关键问题
2008年取消五一黄金周,主要原因就是人员流动数量庞大,交通拥挤,旅游安全隐患增大,旅游产品短期内供给不足,旅游景区人满为患,消费过于集中,也给旅游及相关企业经营活动安排带来较大困难。
但张近东委员认为,黄金周产生的运输紧张,服务能力跟不上,已经不是黄金周无法解决的问题。从我国目前的交通能力和服务能力看,完全可以满足黄金周需要。2009年春运期间,铁路发送旅客2亿人次,而黄金周出行人员数量,远远不能跟春运相比。在国家经济建设发展中,一直重视基础设施的投入,各种配套设施也在逐步完善,中国完全有能力应对黄金周带来的运输和服务压力。
此外,全国商业服务设施明显改善,各地增加了各种休闲娱乐设施,开设了新的服务类别,人们可以选择多种服务休闲方式,避免单一的旅游消费方式,可以分散客源,避免过度集中消费现象。这些都为缓解交通服务压力、恢复五一黄金周提供了基础条件。
均衡法定假日 建立合理的休假制度
张近东委员同时表示,如果恢复“五一”长假,就要均衡法定节假日,建立合理的休假制度,尊重民俗的同时,也能够让假期尽量安排的合理。
2008年五一黄金周取消,改为短假期,共三天,设立清明、端午、中秋三个短假期,放假总时间由10天变为11天。就此问题,张近东委员给出了两个方案,第一个方案,考虑到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国人的感情,建议保留“清明”和“中秋”这两个短假期,取消“端午”这个短假期,放假总时间由现在的11天增加到12天,只增加1天的放假时间就可以恢复五一黄金周,产生明显的经济效果和社会效果。
当然,考虑到增加法定假日,涉及到全国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可以采取第二个方案:放假总时间仍然是11天,恢复“五一”黄金周,取消“清明”、“端午”这两个短假期,保留“中秋”这个短假期。在国民经济发展到一定成熟阶段,再恢复“清明”、“端午”这两个假期。
最后张近东认为,黄金周能够直接拉动了内需,对加快国民经济的复苏有重要作用。2009年我国经济面临严峻挑战,关键是增强内需,依托13亿人的国内大市场,全面拉动我国经济尽快复苏。五一黄金周是产生内需的一个动力源泉。按照五一黄金周消费的非线性数学模型预测,如果2009年恢复“五一黄金周”,将会产生5000亿元以上的消费力;按照消费经济学原理推算,可以产生3倍以上的乘法效应,产生1.5万亿元以上的经济价值。这是一个相当大的经济动力源泉。
四、七项举措谏言“家电下乡”
目前,作为国家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的重要手段,“家电下乡”正在全国如火如荼开展,这项惠农政策实施两年来深得人心,预计从2008年到2012年家电下乡将带来逾万亿的内需拉动,如何进一步实施“家电下乡”升级工作解决前期潜在的问题,也是今年两会代表热议的焦点。于2007年最早提出对农村信息家电进行财政补贴的全国政协委员、苏宁电器董事长张近东在今年两会提案中也再次提出了针对“家电下乡”的一系列补充建议。
建议一:城市低收入家庭纳入补贴范围
张近东委员认为,家电下乡在扩大农村消费和惠民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在城市中同样存在一群低收入人群,这些城镇贫困群体,家电消费水平很低,十分需要最基本的家电产品。据相关数据统计,全国城镇低收入家庭、五保户家庭预计有5000万人口,希望也能够从家电下乡的优惠政策中受益,这不但体现扩大内需的需要,更是体现了社会的公平与关爱。
建议二:扩大下乡家电品类,提高家电消费面
目前“家电下乡”品种已经扩大到十个品类,今后根据家电产业发展趋势和人们生活的需要,建议备选商品品类适度增加,主要是农村实用的生活家电产品,例如电饭煲、电炒锅、电剃须刀、电水壶、电风扇等,将充分放大财政补贴刺激消费的杠杆作用。
建议三、提高家庭购买数量规定的灵活性
在现行家电下乡政策中,政府已经将每类产品每户只能购买一台的限制放宽到两台。不过今后可以按照每类产品的实际需要,灵活规定购买数量。例如,家庭人数的差异,有的家庭只有2-3人,有的则有5-6人,手机需求方面,人口多的家庭需要3 4部手机,电脑可能需要3台左右,空调也可能需要3-4台以上。所以,可以按照家庭人口数量来灵活规定购买数量。
建议四:补贴政策需灵活变通
2008年中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4761元,并非所有的地区都能够达到这样的收入水平,家电下乡财政补贴政策应该根据农民收入情况制定,不同收入水平区域的农民,应该享受不同的补贴政策。
张近东举例说:“比如,2008年人均收入低于3000元的农村地区,可以享受15%或更高的财政补贴政策;人均收入3000—4761元的农村地区,可以享受13%的财政补贴政策;人均收入4761元以上的农村地区,可以享受10%的财政补贴政策。”
他认为,按照这种补贴方式,无疑将使一部分农村受益更大,在促进消费方面,有积极的意义,原本因价格承受问题观望的农民,可能会因为补贴力度加大,而选择购买。
建议五:根据地区消费差异实施高价产品低补贴
随着人民生活质量提高,一部分富裕地区的农村和农民,对高端家电也有一定需求,目前家电下乡中标产品可能会达不到需求。考虑到补贴的公平性和财政预算的限制,张近东委员建议可以对高价产品实行低补贴的政策,价格越高的产品,享受的补贴比例就越少。比如,家电下乡产品价格比原来最高限价高20%,财政补贴政策同步降低20%。这项政策,不但能够丰富家电下乡产品的种类,同时也能够带动一部分人积极消费。
建议六:加强农村电气化建设 保证用电安全
苏宁年前的一项农村调查显示,超过70%的农民,表示会因家电下乡政策可能购买或一定购买家电下乡产品。但调查过程中发现,电力、产品质量、服务质量等问题,成为农民购买家电产品所担忧的问题。
张近东委员认为,目前有的农村地区电压不够,不少农民购买家电,无法正常使用。特别是“家电下乡”推广,农村家家户户都购置不少家电,尤其是电热水器、空调等大功率电器,用电高峰,有些农村地区线路末端电压达不到需求。政府要增加投资,加强农村电气化建设,保证农村用电需要,另外,在农村居民用电费用上适当降低,否则会出现即使“买得起”也“用不起”的现象。
建议七:加强动态监管 即时调整产品和企业资质
张近东委员表示,除了电气化基础建设,目前最紧迫的问题是让广大农民买到放心的家电,并且保证及时维修,用好家电。这就需要政府加强监管,建立完善的监管和保障体系。在这方面,可以从三个方面考虑,首先,加强中标产品的质量监管,保证“家电下乡”产品质量;其次,加强中标产品的价格监管,避免质次价高,更不能以劣充优。第三,加强中标商家的服务监管,关键是售后服务的保证。
此外,张近东还建议,政府要建立相应的信息化档案,每年进行动态监管,调整不适宜的中标产品和企业的资质。这里,可以建立一个优化标准,比如中标产品的质量问题、价格问题、服务问题等,一旦超过10%,政府可以终止中标产品和企业的资质。
据悉,在春节之前,苏宁在全国举行“千乡万镇”农村家电消费市场调研活动,从上万户农户家中得到了关于农村家电下乡的很多第一手数据和资料,张近东也是据此做出了上述建议,作为全国家电下乡主渠道的苏宁电器,后期也将在丰富产品、加强监管、强化售后服务和物流等方面做出不断的努力。
张近东总结认为,家电下乡应该建立完善的监管保障体系,切实让利于民,并且在现有家电下乡的基础上,扩大家电下乡规模,让更多低收入人群受益,这将是利国利民利企业的多方共赢的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