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经济学家樊纲:4万亿投资针对需求问题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07日00:26   央视《经济信息联播》

  3月6日国家发改委会主任张平、财政部部长谢旭人、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这三大经济主管部门的负责人集体亮相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记者会,详解四万亿投资去向,

  面对当前严峻的国际经济形势,我国的4万亿投资如何使用才会更合理;如何启动国内的消费需求,《经济信息联播》的记者专访了中国国民经济研究所的所长、著名经济学家樊纲,他对这些问题作出了深入剖析。

  4万亿投资针对的就是需求的问题

  现在有一种说法,4万亿的投资规模,今年可能会进一步扩大,对此樊纲说:“要说从财力、从我们整个经济的比例关系来讲,能力是有的,但是至于需要不需要进一步扩大,要根据各种情况的变化,要根据世界经济情况的变化,根据我们自己情况的变化,我这儿要强调,确实需求特别重要,现在为什么经济低迷,是因为外贸的需求因为美国金融危机,一大块消失了,因为世界经济危机,因为我们自己经济在下滑,我们很多企业投资需求消失了,再加上我们本来消费需求又不振,又有一批民工又返乡了,一批失业等等,因此整个社会的需求在缩减。这4万亿针对的就是需求的问题,现在有很多人说,要保企业,最根本的问题是保企业,但是怎么保法,是给它钱让它生产出来卖不出去,积压在库存上然后亏损,这又违背了经济规律和企业的基本原则。如果市场需求能够逐步调动起来,当然政府调动需求需要一段时间,需要成熟效应逐步逐步发挥,只要有了需求,企业能够卖得出东西,能够有市场,我们的经济才能逐步逐步恢复正常。所以至于是不是扩大我也不知道,是不是需要扩大,还要根据各种情况进行分析,使需求能够有足够的支撑,这是现在我们政策的一个重点。”

  启动消费不是一次性的

  政府下一步该怎样系统启动需求,樊纲也发表了他的观点

  樊纲说:“消费需求是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怎么样尽快启动消费,另外就是你不能靠一次性偶然的启动,这是我个人不太赞同消费券的含义,消费券当时可以起到一点作用,但是是一次性,没有从根本上、制度上解决这些问题。发展社保、改革社保体系、改革医疗体系、加大教育投资,这些都包含着启动消费的含义,这些都不是一次性的,都是把制度改革、把基础打好,把进一步的体制理顺。比如说降税,也不是一次性给你点钱,给你一点消费券可以消费消费,它是从长远来讲,你的税收有所调整,你的可支配收入有一个长期的增长,所以在这个问题上,这次两会也提到,要在税收方面进行一些倾斜性的调整。大家也都在议论这方面,各种各样的说法都有,我个人的一个倾向就是说,我们是要关注低收入阶层的起征点问题,这个是重要的,但是起征点的高低仍然涉及的相对来讲还是低收入阶层,现在我们比较有消费能力的中等收入阶层,我们发现他的税率相对来讲爬升得太快,比起周边国家、比起我们的香港,比起其他的市场经济国家,对于要扶持中产阶级的话,要真正启动中产阶级的消费的话,这部分人的税率怎么趋于合理,我觉得现在需要讨论。”

  培养中产阶级对稳定市场、带动消费作用很大

  樊纲说:“税率累进制累进的速度,因为以前我们觉得从5000到1万,1万到1.5万都是很高很高的数字了,但是现在在全球经济形势下,在我们自己增长的情况下,一般白领阶层的收入已经到了这个阶段了,这个时候你发现如果税率太高的话,对消费有很大的影响。

  低收入阶层是需要免税、减税,需要通过社保等等方面的那些东西来启动。但是作为中产阶级,发展中产阶级这一块,培育中产阶级,从长远来讲是对我们稳定市场、对我们真正靠国内的消费来发展经济都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经济的波动和世界经济并不同步

  近期有经济学家说,股市出现回暖是好消息,很多中国股民拿着股市上的收入花钱觉得更踏实,相对于花银行的存款而言,更愿意花股市上的收入,现在我们怎么去解读这些信号呢股市似乎出现回调的信号,有人说股市的回调是优先于经济的复苏的,全世界的规律都是这样,这是否会意味着中国会率先走出经济下滑的趋势?

  樊纲说:“我对股市的具体很快情况不了解,股市带动的需求叫做财富效应,因为它不是直接的收入增长,它是财富今天增长了明天可能消失了,但是如果股市好的话,大家可能消费会大一点。

  至于现在的股市的回调、复苏,是不是意味着中国经济就已经完全走出了低谷,是不是在全球经济危机的情况下,是不是表明中国经济一枝独秀,我觉得这个需要客观分析,分析什么呢?我们中国经济的波动和世界经济这次并不同步,我们自己原来就采取了很多措施来防止经济过热,就自己采取了很多措施把经济增长速度要调慢一点。股市也是,跟世界是不同步的,我们前年的十月份开始暴涨,前提是因为我们自己拱出了一个大泡沫,泡沫破掉以后经过一年半的调整,确实可能率先,不是说率先,到了自己回调一部分的时候了,这个是不是代表整个中国经济就已经走出了低谷,全球经济还这么不好,对我们影响这么多的情况下,我们现在是不是已经走出了低谷,我觉得这个还需要非常谨慎地来判断和分析。

  股市当然是晴雨表,但是我们也要想到中国的股市确实还有很多问题,所以说上一轮的泡沫是跟上一轮的股改相关的,股改是中国特殊股市上的问题,和宏观经济相关,但是也有一些特殊的规律。所以我们在分析中国的经济周期的时候,分析世界经济周期的时候,分析股市的周期的时候,我们要看看它自己周期的起始点,看看它是怎么样一个原因,然后具体来做一些分析。”

  三大经济体衰退期至少两年 

  受金融危机影响方面,中国和世界是同步的,但是在中国经济的周期方面,我们和世界是不完全同步的。美国股市出现了12年来的新低,温总理也明确表示,全球金融危机还未见底,前段时间我们的节目当中,美国著名的末日经济学家卢比尼,因为曾经准确预测了08年危机现在备受关注,他说09年事情在变好之前还会变得更遭,这也是你的判断吗?

  樊纲说:“这是09年的基本特点,哪怕现在已经是金融危机的大部分问题已经暴露了,但是到最后暴露的可能是最坏的一些东西,而且最后要清理,这个过程会非常痛苦。昨天晚上,花旗股价跌到了一美元以下,通用汽车要破产等等,这些东西还会不断暴出来。金融危机,问题都已经暴露出来了一大部分了,大家还在关注有没有第二波,东欧是怎么样一个情况,欧洲的一些银行会不会倒闭,即使金融危机大部分问题暴露出来了,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不说刚刚开始,也是在早期阶段,大规模解雇刚刚开始,什么叫大规模解雇,有一个定义,就是解雇50人以上叫大规模解雇,企业关闭它的分工厂,关闭世界各地的工厂刚刚开始,这是大公司、大企业。

  美国一个月有60几万的工人失业,这60几万当中绝大部分都是金融就业者,都是过去购买力最强的,因为他们的消费市场还在萎缩,房价还在以年率18%的速度在下降,所以09年的形势是相当严峻的。这个意义上,我不同意前两三个星期,大概是一两个星期之前,一些所谓金融分析师,国际上的经济学家们说美国经济年底四季度就会有2%的增长,伯南克说明年就会有2.5%的增长,我个人不相信这个,就目前金融危机的进展情况和世界经济危机的进展情况,三大经济体都刚刚开始陷入负增长,就是衰退的进程来看,至少有两年,三大经济体,也就是所谓的中心国家,美国、欧洲、日本,在世界金融市场上起主要作用的这些国家,有两年的衰退是完全可以预料的,两年衰退的可能性,现在比过去两个星期更大了。有这样一个思想准备,我想对我们现在各项工作包括政策的制订都是有好处的。”

  中国能够进入一个新的稳定增长时期

  有可能2010年还会出现一些泡沫破灭的情况,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会进一步加深,大规模失业也会加重,这个时候我们必须要考虑的就是中国经济的复苏或者说重新回到上行的轨道上来,可能会早于世界经济复苏。如果之前我们所说的下行轨道,世界经济还在恶化当中,我们这种复苏是否可持续?

  樊纲说:“这取决于我们的复苏究竟是建立在什么样的基础上,是不是我们的国内市场确实能够弥补了外部市场的不足,而且国内市场的增长是可持续的,比如说如果我们到了后年,尽管政府还需要一些投资,但是我们的企业投资已经开始恢复了,我们自己的过剩生产能力用得差不多了,我们的房地产投资开始恢复,国外的需求基本稳定,中国的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特别是我们现在低成本产品的这些竞争力得以在世界上稳定下来,不是说它进一步下滑了,现在是危机的初期,它在不断下滑,但是如果稳定一个份额上,同时国内的需求如果真正能够增长,能够稳定下来,它就是可持续的。

  所谓可持续不可持续,就是说是不是这几个东西都进入了一种稳定的状态,现在是很难说这个时候什么时候到来,因为现在世界经济还在往下滑,各方面的需求都在下降,但是如果我们往前看,说2010年、2011年如果我们能够有一个稳定的增长的话,而且是刚才说的那些需求,不仅仅是政府需求有,而且其他需求也已经上来的话,我相信中国能够进入一个新的稳定增长时期,这时候稳定增长我们就要想清楚,这个稳定增长不是回到过热增长,不是像前两年那样12%的增长,我们百分之八九的增长已经是非常好的增长了。”

  (稿件提供:中央电视台经济信息联播)

  预告:

  cctv2经济频道两会特别报道节目 3月3日—3月13日,每晚八点四十五分播出,3月7日做客央视经济频道的两会观察员是李稻葵。

  李稻葵简介清华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主任、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1992年获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后任香港科技大学经济发展中心副主任、副教授,中国经济学家协会主席,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研究员、密歇根大学经济学助理教授。曾在《美国经济评论》、《欧洲经济评论》、《比较经济学》、《兰德经济学》等刊物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专题 2009年全国两会

更多关于 4万亿 投资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